
從字面上講,貧血就是血液貧乏、不足。在醫學中,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由于紅細胞容量測定較復雜,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來代替。
我國血液病學家認為在我國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婦Hb<100g/L就有貧血。
貧血本身并不是獨立的疾病,而是臨床常見的癥狀之一。貧血可涉及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多門學科,WHO把貧血列為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據WHO統計:全球約有20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每年因患貧血引致各類疾病而死亡的人數上千萬,缺鐵性貧血約占總貧血人群的一半。中國患貧血的人口概率高于西方國家,在患貧血的人群中,女性明顯高于男性,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表明,全球女性的貧血發病率高達64.4%。
中國衛生部針對育齡女性貧血狀況統計顯示,近一半的育齡女性貧血,其中64.5%的懷孕女性貧血,61.3%的哺乳女性貧血。貧血嚴重影響女性的體能、精神狀態和生活質量。
女性的例假、懷孕時自身及胎兒對生血物質的雙重需求、分娩出血都是直接原因。過去貧血的主要原因是營養不良,近年來因減肥而造成營養失調,形成了女性嚴重貧血的又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