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是造成缺鐵性貧血的原因之一,但其他原因也可導致貧血發生。一般地說,貧血的原因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紅細胞生成不足,如鐵、維生素B12等造血原料不足,以及慢性肝腎疾病、惡性腫瘤、感染炎癥等疾病導致貧血;另一類是紅細胞消耗過多,如急慢性失血、遺傳因素等各種原因導致的貧血。
可見,貧血的病因十分復雜,缺鐵只是造成貧血的眾多原因之一。
貧血好轉就可以停服鐵劑嗎?
貧血病人根據醫生指示,服用鐵劑,看到貧血情況改善或穩定后,即停止服用,這也是錯誤的做法。這會造成貧血情況再次出現的后果。正確的方法是服用鐵劑治療缺鐵性貧血,直到貧血癥狀穩定后,根據醫生的指導,再繼續服用鐵劑半年左右,以補充體內的儲存鐵。
高血壓與貧血不可能同時出現?
在人們的認識中會感覺貧血就是血少,而高血壓則是血多,認為貧血了就不會得高血壓,高血壓與貧血不可能同時出現。事實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高血壓和貧血是兩種完全不相關的疾病,高血壓是由于血液在動脈血管內的壓力增高造成的,而貧血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血液中紅細胞相對減少造成的。這兩種病之間不存在必然的聯系,所以貧血就不會得高血壓這種聯想是一種誤解。事實上,貧血的人也存在得高血壓的可能,如果貧血患者同時并發高血壓,通俗來講就是得了“白色高血壓”。
人的臉色會晦暗蒼白,甚至手也會出現白色、沒有光澤的情況,而這種高血壓的人出現的貧血,多數是由于腎功能的損傷所致。腎臟是人體產生促紅細胞生成素的重要器官,腎功能受損會使腎臟產生的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從而導致貧血,發生“白色高血壓”。
白色高血壓的癥狀很明顯,不會輕易被患者忽視,所以能使患者采取及時的治療措施。白色高血壓患者不但面色蒼白,眼瞼和指甲也常是蒼白無光澤的。有的人偶爾會出現頭暈、耳鳴、失眠、健忘、食欲減退;嚴重的會表現出浮腫、毛發干枯等癥狀。因此,貧血和高血壓并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可以同時存在于患者體內產生白色高血壓,像很多尿毒癥患者,會有高血壓和貧血同時存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