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選?。?.睛明-攢竹-印堂-神庭-太陽;2.百會-四神聰;3.風池-大椎-肩井
定位:睛明穴位于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攢竹穴當眉頭凹陷中,眶上切跡處。印堂穴位于額部,在兩眉頭的中間。眼眶是容納眼球等組織的類似四邊錐形的骨腔,左右各一,互相對稱。神庭穴位于前發際正中直上0.5寸。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
按摩方法:用雙手的大拇指輕輕揉按睛明穴1分鐘,再向上推至攢竹穴,按揉1分鐘;然后用彎屈的食指第二節橈側面輕刮眼眶一圈,重復3次。接著,用右手中指按揉印堂,向上推至神庭,重復做3次。最后雙手的各三個手指從額頭中央,向左右太陽穴的方向轉動搓揉,再用力按壓太陽穴。
Tip:按揉這些穴位能解除疲勞、振奮精神、止痛醒腦,改善貧血引起的頭暈、目眩等癥狀。
定位: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線與兩側耳尖相連的交叉處。四神聰在百會前、后、左、右各開1寸處;因共有四穴,故又名四神聰。
按摩方法:中指指腹點按百會穴1分鐘;再前、后、左、右點按四神聰1分鐘。
Tips:針對眩暈證,百會、四神聰均為主穴,按揉可滋陰補陽,通經活絡。尤其適用于貧血伴隨有頸性眩暈的癥狀。
定位:風池穴位于頸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而后稍下1寸左右。大椎穴位于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肩井穴位于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前直對乳中。
按摩方法:用兩手中指點住風池穴,使之有較重的酸脹感,然后用指頭揉動數次。用一手食、中兩指,按住大椎穴,按揉1分鐘。用一手的拇、食、中三指,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拿住肩井穴。拿肩井穴,十分酸脹,提拿數次即可。兩手分別拿對側的肩井穴。
Tips:手指捏拿風池穴、大椎穴及肩井穴可以疏通氣血,促進血液循環。按揉這幾個穴位可緩解因貧血引起的頭痛,眩暈等癥狀,尤其適用于貧血伴隨有頸性眩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