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糯米100g,加紅棗7至8個,同煮稀飯至極爛,日常服用。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糯稻芽、大麥芽各30g,水煎服。
傳染肝炎:糯稻根15-30g,紫參15g,水煎服或糯稻草,剪成寸段,每次60-90g,水煎服,可作預防用。
治久泄食減:糯米一升。水浸一宿,瀝干,慢 炒熱,磨篩,入懷山藥一兩。每日清晨用半盞,入砂糖二匙,胡椒末少許,以極滾湯凋食,大有滋補,久服 令人精暖,有子。
虛汗、盜汗、多汗:糯稻根30-60g,紅棗4-6枚,水煎服。
治慢性結腸炎:糯米500克,淮山藥50克,共炒熟,研成細末,每早晨用小半碗,加白糖、胡椒末少許,開水沖服。
相比大米,其實糯米更加容易為人體所消化吸收,因為糯米含有更少的直鏈淀粉和更多的支鏈淀粉。支鏈淀粉的被消化率通常比直鏈淀粉更快,所以糯米也就跟容易被消化了。
當然,糯米宜加熱后食用,不宜食用過多,特別是老人和孩子,《本草綱目》記載,“糯米黏滯難化,小兒、病人最宜忌之。”此外,患有高血脂、糖尿病,或其他諸如腎臟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食用也要注意。《飲食須知》記有糯米不可多食,“多食發熱,壅經絡之氣,令身軟筋緩,久食發心悸及癰疽瘡癤中痛。同酒食之,令醉難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