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人員可以使用新的方法保護可能早已在企業掌控能力范圍之內的企業端點數據。
IT專業人員列出了五花八門的理由,表明為何沒有備份屬于BYOD的那部分設備。這些理由包括:備份不是戰略性優先事項,并不關心端點設備上的數據丟失,預算緊張以及“有太多數據要保護”這兩個老套的理由。諸如此類的理由讓“BYOD備份規程實在過于麻煩”這個謊言有了市場。
上述的內容出自企業戰略集團(ESG)的一份名為《數據保護即服務趨勢》的報告。ESG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制定端點數據保護政策的企業中,54%沒有將員工自帶設備(BYOD)列入其備份計劃,或者甚至不確信哪些設備得到保護。
但實際上,IT人員可以使用新的方法,保護可能早已在企業掌控能力范圍之內的企業端點數據。
ESG資深分析師Jason Buffington說:“IT人員說‘這是BYOD,所以IT部門沒必要為之操心’,這純屬借口,所以他們需要負起責來。那好比說‘我們不會支持服務器。’”
Buffington說:“IT人員需要明白的一點是,企業數據無論在服務器上、在云端、在企業發放的筆記本電腦上,還是在BYOD設備上,它都是企業數據。所以,IT部門不能因數據駐留在員工個人設備上而不去監管該數據。”
企業決策者決定引入的任何新解決方案(尤其是基于云的解決方案)既要顧及IT部門的需求,又要顧及最終用戶的體驗。Buffington表示,企業級解決方案需要促使企業各層級做好迎接變化的準備。
他說:“由于端點保護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將是一場文化轉變,最有效的辦法是,IT部門與高級管理層一道解釋,如果公司不保護端點數據,就會面臨安全漏洞,并且讓這種文化轉變從企業最高層開始做起。”
存儲管理員應該與最終用戶積極聯系。Endpoint Technologies Associates的創始人兼總裁Roger Kay建議,管理員應采用各種方法,包括電子郵件、培訓課程和宣傳冊子,在員工參與的早期階段解釋數據備份的重要性。“最終,員工是成年人,要為自己的財產負責。”他建議,公司應部署軟件、落實政策,允許員工使用自己的設備,“包括發布指示或信息,明確如何管理設備中的個人分區。”
Buffington表示,保護BYOD數據既需要消費級體驗,又需要現代化的靈活方案。他說:“BYOD是考慮采用基于云的服務而不是自建基礎設施的一個充分理由。如果公司自行構建基礎設施,就得以傳統方式部署軟件。大多數BYOD用戶不會將剛買來的裝有代理或另外一些東西的設備帶到IT部門接受一天的檢查。另一個辦法是從應用程序商店安裝瘦代理,那樣既讓用戶擁有自主性,又仍可以讓IT部門控制安全。”
BYOD下的IT管理小貼士
1.要把BYOD數據當成企業數據。如果員工自帶設備用于工作,那么,保護數據是IT團隊的任務,無論誰最初將數據放在設備上。
2.確定如何完成備份。別一味盯著建立新的備份基礎設施,而是要找到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可以將個人數據和企業數據分開來。
3.明確你需要設備完成什么任務。該設備主要用于創作內容還是使用內容?這對于你是不是需要備份大有影響。
4.知道誰做決定。如何處理員工自帶設備上的數據方面的任何文化轉變都需要來自高層決策者,那樣員工隊伍才知道這種變化事關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