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六,我約了好朋友小明下象棋。
一開局,我就用覆式進攻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fā)起了沖鋒,“車”“馬”“炮”全部殺了過去。小明見此情景,連忙調(diào)兵遣將,在我的必經(jīng)之路上布置了三道防線。我毫不畏懼,首先使用“炮”“車”連攻法與他的一只“車”進行周旋,并用一只“卒”作誘餌,將他的“車”騙到千里之外,就這樣打開了第一道防線的缺口。接著,我又將他的“鐵甲連環(huán)馬”趕人了第二道防線。然后,指揮我的戰(zhàn)士左沖右突,撞死了小明的“炮”,并將他的“馬”踏為爛泥。最后,我一鼓作氣,終于沖破了最難推進的第三道防線。
小明見我沖破了他的封鎖線,便調(diào)集零星兵馬與我展開小范圍的“游擊戰(zhàn)”。我被他打得暈頭轉向,不但沒有攻人他的“將軍府”,還損失了我的不少兵馬。這時,雙方的兵力都差不多了。我認真地思考了一會兒,調(diào)集了一門“炮”去引誘他的雙“馬”。誰知,他還真的上了當,被我牽著鼻子拉走了兩匹“馬”。這下,我發(fā)動全部兵力撲了過去,把他打了個措手不及,使他損失了大批兵力。最后,我采用“馬后炮”的戰(zhàn)術,終于把他的“司令”置于死地,他不得不乖乖地舉手投降。
這個星期六,我不僅感受到了下棋的樂趣,還懂得了“想取勝,須憑智謀”的道理。
點評
這場廝殺的激烈程度,從“沖鋒、調(diào)兵遣將、周旋、趕入、左沖右突、沖破、暈頭轉向、調(diào)集、措手不及”等詞語可見一斑.將對彝雙方交替描寫.情節(jié)跌宕起伏,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