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是一篇文辭優美的游記散文,其語言很有特色,駢散結合,不僅格調清麗,遣詞凝練,而且抑揚頓挫,鏗鏘有力,給文章增添了音樂的節奏感和回環美。
【妙語品味】
1.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這段中,作者將“山水之樂”具體化,以絢麗的筆觸描繪了瑯琊山早晚和四時景物的不同,意在強調這里的山水是值得玩賞游樂的。作者先用駢句“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描繪出山間早晨的景:太陽出來時樹林中的霧氣散去;山間傍晚的景:云朵聚攏來時山谷變得昏暗。其中,“出”和“開”,“歸”和“暝”相對應,互為因果,使變化著的山林朝暮之景逼真欲現,恍若在即。接著用“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幾句話概括了山間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風光,駢中有散,讀來起伏有致,增強了韻律美。段末從朝暮、四時的角度小結瑯琊山一日之景和四時之景,并以“樂亦無窮也”概括,呼應首段的“山水之樂”,引出了下段對“人之樂”的敘述。作者用駢句寫景,散句議論,抑揚頓挫,音韻和諧。
2.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這段中,作者描繪了“滁人游山”“太守宴客”“賓客歡飲”和“太守醉酒”四幅圖。其中,“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射者中,弈者勝”等句,都是駢句,句式整齊,節奏短促,而“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等句,則用“而”“也”把詩一樣齊整的句子斷開,讓它們帶上了散文的韻味。這樣駢散結合,使文章既有詩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加強了回環詠嘆的意味,形象地突出了作者到溪邊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泉水釀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以及與眾賓歡飲的快樂情景,體現了作者無窮的樂趣。
即學即練
1.試寫出幾句《愛蓮說》中駢散結合的句子,并說說其妙處。
2.請把下列駢偶成語中的另一句補充完整。
(1)____________,比下有余。
(2)___________,失道寡助。
(3)___________,不謀其政。
(4)福無雙至,___________。
(5)不入虎穴,___________。
(6)翻手為云,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