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從古至今,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從未停止過,荒野大漠、原始森林、雪原冰山……其間有說不盡的奧秘與道不盡的奇險。探險家們在人類文明的傳播和交流的過程中可謂功不可沒。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忍受著荒蠻地帶的惡劣環境,憑借著自己非凡的膽略和執著的信念,向神秘的大自然發起了一次次挑戰……
【探險·戰勝自我】
每天前進30公里
□王 興
在1911年12月之前,沒有哪個地球人到達過南極點,所以這是一百多年前所有最偉大的探險家、所有最具探險精神及有此夢想的人最想做到的事情。
最后有兩個團隊參加競爭,一個是來自挪威的阿蒙森團隊,另一個是英國的斯科特團隊,他們都想率先完成這個壯舉——到達南極點。阿蒙森團隊有5個人,斯科特團隊有17個人。這兩個團隊差不多都是1911年10月在南極圈的外圍做好了準備,準備進行最后的沖刺。結果是,阿蒙森團隊在兩個多月后,也就是1911年12月15日,率先到達了南極點,插上了挪威國旗;而斯科特團隊雖然出發的時間與阿蒙森團隊差不多,而且人數很多,可是他們卻晚到了一個多月。
阿蒙森團隊率先到達南極點之后,又順利地返回了原來的基地。而斯科特團隊因為晚到,回去的路上天氣非常差,不斷有人掉隊,最后竟沒有一個人生還。
事后有人總結分析兩個團隊的策略和準備,可以看到非常重要的區別:阿蒙森團隊雖然人少,但是物資準備非常充分,他們有3噸的物資;而斯科特團隊的人多,但是準備的東西少,他們只有1噸的物資。
1噸的物資夠嗎?如果過程中不犯任何差錯,剛好夠。當你的計劃訂得太緊的時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
阿蒙森團隊準備的物資有很大的富余量。他們充分估計到環境的困難,做好充足的準備,給自己留下了犯錯的空間。
阿蒙森團隊的成功經驗,最后可以總結成一句話:不管天氣好壞,堅持每天前進大概30公里。在一個極限環境里,你不僅要做到最好,更重要的是,你要做到可持續的最好。
相反,從斯科特團隊的日志來看,他們是一個比較隨心所欲的團隊,天氣很好就走得非常猛,可能一天走40~50公里甚至60公里。但是天氣不好的時候,他們就睡在帳篷里,吃點東西,詛咒壞運氣,詛咒惡劣的天氣,等著天氣轉晴再前進。
不管環境好壞,不管容易與否,堅持每天前進30公里,這是兩個團隊本質上的區別。
那么,為什么我要講這件事情呢?因為它跟今天我們所處的環境、我們要干的事情有很多相似之處。
我們要做好充足準備,不管外界環境好壞,不管所謂運氣好壞,不怨天尤人,始終堅持自己的計劃,每天前進一點點。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到明年的今天再回顧,你就會發現,我們已經前進了一大步。
(選自《南國都市報》2012年8月18日,有改動)
心湖漣漪
探險,需要的不僅僅是敢于直面艱難險阻的無畏勇氣,還需要周詳的計劃和充足的后勤保障,以及堅持不懈的恒心。我們生活中的“探險”也是如此。當我們在與困難作斗爭的同時,也是在與自己的惰性和怯懦作斗爭。只有戰勝自我,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探險·挑戰極限】
我要從云縫中跳過去
□徐立新
他喜歡從各式各樣的高處跳下,為此常常摔得鼻青臉腫,周圍的人都對他充滿了鄙視,覺得一個整天就知道蹦蹦跳跳的人,注定會無所作為。然而,他卻覺得非常值得。
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跳發生在1987年。在專業裝備的幫助下,他從147米高的法國什爾葉大橋橋墩上一躍而下,這一躍啟動了近代又一項全新刺激的極限運動!
之后,他又把目標鎖定在國家電視臺的高空天線上,為了避讓行人,他必須把時間選在隆冬的早上七點前或晚上五點后。此時,天寒地凍,高空中的天線溫度低至零下20攝氏度,如果不戴上特制的手套,手粘在上面就會拿不下來。為了確保天線不至于突然斷裂,他好幾周不吃不喝,快速減肥,最終完成了這次跳躍——之前人類從未嘗試過。
最精彩的當屬他從法國埃菲爾鐵塔上跳下時的情形,那是一次比拼智力的跳躍,因為埃菲爾鐵塔上的保安是絕不會允許他這樣做的。但是他不管這些,他事先把全部的裝備都拆開來,分裝在幾個背包里,然后裝扮成一名普通的游客,將它們帶上塔尖。
同時,他還摸清了鐵塔上哪些部位安裝有攝像機,它們在什么時候開,什么時候關,蹦跳的時候,他請自己的搭檔故意制造麻煩以引開保安的視線,然后他就趁機跳了下來。
之后,他將跳鐵塔的鏡頭賣給一家電視臺,他第一次嘗試了商業運作,沒想到就輕易成功了——他獲得了1萬美元的播出版權費!
在諾曼底上空,他讓直升機載著自己,然后對駕駛員說:“噓,請保持安靜,別讓飛機出聲和動彈,等待云飄過來,我要從云的縫隙中跳過去!”等待了很久后,他就真的從一朵飄過來的云中跳了下去,完成了一次前無古人后難有來者的嘗試!
大壩、橋梁、山谷、海島、瀑布還有現代化的摩天大樓……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高度,他以不同的方式一一跳下,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他的出場身價也越來越高!他便是蹦極運動的創始人——新西蘭人約翰·哈克特,一個從不畏懼高度,而且蹦極時從來都是異想天開,不蹦尋常高度和地點的人。
今天,蹦極這項運動已經在全世界風靡開來,而由蹦極所產生的商業利益也讓約翰·哈克特賺得盆滿缽滿。如今,約翰·哈克特已經成立了自己的蹦極公司,而作為公司掌門人的他,至今已經蹦極了1700多次,而且這個記錄還在不斷被打破和更新。
(選自《小品文選刊》2011年第5期,有刪節)
心湖漣漪
對約翰·哈克特來說,一項剛開始被人嘲笑的運動,卻發展為今天的一項名正言順的時尚潮流運動,并且實現了他人生的挑戰和商業收益的完美結合。原來,在某些人眼中的“游手好閑”,卻恰恰是另一部分人成就一生的事業。那么,你是否也同本文的主人公一樣,有過探險的經歷呢?說出來與大家一同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