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歐盟委員會公布了一整套循環經濟長期發展政策,其中提到要進一步推進歐洲的“零”廢棄物發展進程,并且通過了用于評價歐洲廢棄物循環及其他相關發展目標實現狀況的立法建議。
歐盟提出的循環經濟概念主要指能夠盡可能增加產品附加值并且消除廢棄物的多個循環系統。這些系統能夠確保產品在達到壽命終端時,仍可作為另一種“資源”對經濟發展產生貢獻,以此實現不斷重復的高效利用,進而創造出產品的長遠價值。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貫穿產品價值鏈的全程后,將可在2030年前使歐洲對生產原料的供給需求降低17%至24%;同時,高效的資源利用還具有每年為歐洲工業節約6300萬歐元的巨大潛力。
歐盟委員會在規劃文件之一的“邁向循環經濟:歐洲零廢棄物計劃”通訊中指出,當前各成員國推進循環經濟進程的表現存在很大差異。28個成員國中的6個已經十分高效地做到了基本淘汰市政固體廢棄物填埋這種處理方式。這6個國家在過去20年中成功將市政固體垃圾的填埋率由90%降低至5%,并且一些特定地區的廢棄物循環率已經高達85%。然而,在除此之外的其他20幾個成員國中,廢棄物填埋率仍舊超過90%,而循環率則低于5%。
除“零”廢棄物目標外,委員會還在上述通訊中公布,正在考慮開發一個磷政策框架,以此促進磷的循環和創新應用,改善市場環境,并通過立法手段推廣磷在化肥、食品、水和廢棄物等方面的可持續利用。(eur-lex.europa.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