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香奈兒藝術總監卡爾·拉格菲爾德說,世界上只有兩個人有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外套,一個是香奈兒,另一個是毛澤東。所有中國人都會覺得他說錯了,是孫中山吧?
這就是時差的奧妙,中國人喊了一百多年的中山裝,在西方被稱為毛裝——中山裝是被毛澤東穿出來的,穿得全球聞名。
我從來沒見過毛澤東穿西裝,但這不是說毛澤東不講究穿,正相反,說明他太知道領導的服裝選擇是一個政治宣言了。有報道說,1949年,中央從上海最好的裁縫中選拔出來一批年輕裁縫,原來都是做西裝的裁縫來北京給領導人做衣服。
二戰后,所有對西方有抵觸情緒的國家領袖,都非常刻意地拒絕在公開場合穿西裝。
甘地——我們腦海中的甘地,基本上都是光膀子披床單。他最后一次穿西裝還是在南非的時候,回印度后就再也沒碰過。他的繼承人尼赫魯也基本不穿西裝,他經常穿的外套不是開領,而是有個小立領,這個小領子后來被大家稱為尼赫魯領子。
一般二戰后才獨立的國家的領袖都不穿西裝,非洲很多國家的元首在正式場合都五彩繽紛地穿著大袍子,這袍子肯定比西裝舒服。原殖民地領袖不穿西服是一種政治態度。
領袖的服裝永遠是被大眾議論的主題,因為一件普通的衣服,一個沒有系好的風紀扣,都會引來一系列的議論,甚至政治風波。比如古巴的卡斯特羅,二戰后他一直穿著軍用的迷彩服,其目的是告訴歷屆美國政府:“來吧,伙計,我隨時準備消滅你?!蔽瘍热鹄男驴偨y也是沖著美國人穿衣服,永遠一身紅色的衣服,強調他反美的、左翼的立場。
2011年,卡斯特羅大病之后出現在公眾面前時,穿的不是軍裝,而是像佛羅里達退休老爺爺,穿著一身松散的運動衣,立刻,“卡斯特羅不行了”“古巴要變天”的消息就傳出來了。
領袖的衣服向來和政治有關,阿富汗的卡爾扎伊曾經被時尚達人湯姆·福特稱贊為全球最時尚的領袖人物。卡爾扎伊總是披著一件長外套,這叫tunic,至今還沒人能把這個詞翻譯成中文。這種外套是阿富汗各個民族都穿的,他們的帽子才是各自民族的標志。他這么穿不是沒有原因的,美國人占領阿富汗之后,穿西裝會給人民感覺他是個傀儡,堅持穿民族服裝能夠讓他更容易得到阿富汗人民的信賴。卡爾扎伊唯一西化的地方是腳穿意大利皮鞋。
我們國家領導人現在都穿西裝了。工業革命是以時尚工業打頭陣的——紡織機械是18世紀后半葉在英國誕生的?,F如今,國家政治都是把經濟發展放在第一位,穿西裝就對了。但是信息時代又來了,如果西裝是工業革命的產物,那么Hoodie,就是那個Facebook男孩在股票市場敲鐘時穿的帶帽子的運動衫,很可能就是未來的西裝。
(選自《青年博覽》2014年第3期,有刪改)
微評
簡單的衣著,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它富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它是一種政治態度的體現;若從時代的角度來看,它還可以引領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