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排頭兵,在城市建設提速和首都功能優化的背景下,城市建筑垃圾運輸管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方面是與日俱增的巨大建筑垃圾體量需要妥善運輸和消納,另一方面是廣大市民群眾對建筑垃圾運輸所產生的揚塵和遺撒深惡痛絕。揚塵和遺撒已經嚴重污染了城市空氣,成為重要的“城市病”之一,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為了貫徹習總書記視察北京時的“2.26”講話精神,落實北京空氣清潔行動計劃,北京市政府從建筑垃圾運輸管理入手,創新體制機制,初步形成了北京建筑垃圾運輸管理的“云動模式”。北京建筑垃圾運輸管理是建立在大數據、云信息基礎上的多部門協同治理模式,主要包括“一個地方標準、一個云信息平臺、一個工作思路”三方面內容。
“一個地方標準”,是指發布了北京市《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標識、監控和密閉技術要求》地方標準。這個地方標準要求建筑運輸車輛必須達到貨箱密閉、限速限載、舉升定位、即時監控、標識統一、全身統一涂裝蘋果綠等技術功能。
“一個云信息平臺”,是指運用北斗導航的技術,建立一個監控所有建筑運輸車輛的云信息平臺,通過這個云信息平臺,實時掌控所有建筑運輸車輛的動態運行情況,以便做出快速反應和果斷決策。
“一個工作思路”,是指確立了“轉變一個觀念、結合兩個條例、融入三項工作、落實四項制度、抓好五項工作、協調六個委辦、實現一個目標”的工作思路。
北京建筑垃圾運輸管理的“云動模式”最大的特色是充分利用了大數據和云信息技術,這種實時監控的技術手段對那些想打“擦邊球”的單位和個人具有強大的威懾作用,使他們不敢進而不想鋌而走險。從北京建筑垃圾運輸治理的“云動模式”實施效果來看也非常好。全市8053輛渣土運輸車經過裝載北斗車載定位系統后,基本實現車輛運行軌跡可查,道路遺撒、亂倒亂卸、不密閉運輸、闖紅燈等違法違規行為大幅下降。
盡管北京建筑垃圾運輸治理的“云動模式”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說標準制定和修訂需要吸收更多利益相關方來參與,比如說執法單位和人員需要完善激勵機制等,但瑕不掩瑜,北京建筑垃圾運輸治理的“云動模式”在經過不斷總結和完善之后,一定會成為全國城市建筑垃圾運輸治理的楷模和重要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