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子翻譯是文言文閱讀考查中的重要內容,在準確理解的基礎上恰當地翻譯好每一個文言文句子是文言文欣賞和各項練習順利完成的前提。因此,翻譯方法得當是關鍵。我們的應對方略是:平時多誦讀課內文言文,注重積累,提高比較遷移和整體感知的能力:掌握常用的6字翻譯法:
1.對。就是按照原文的詞語、詞序和句式,逐字逐句翻譯。這是落實“直譯為主”要求的基本手段。
例: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譯文:錢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偉的景觀。
2.換。就是將文言詞語替換成現代詞語。這是翻譯的關鍵,因為文言文中的許多單音節詞都要“替換”成現代漢語中的雙音節詞。“替換”時要注意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現象。
例: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譯文:但是旗尾卻一點也不被水沾濕,憑借這種表演來顯示他們高超的技能。(“以”“能”都是一詞多義。)
3.留。即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年號、國名、官職名等都可保留不譯。
例: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譯文:崇禎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
4.刪。文言文中有些詞語僅有語法作用,無實際意義,或者同義結構中詞義完全相同的詞語中的一個可以刪除不譯。
例:余聞之也久。
譯文: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也”是語氣詞,故不翻譯。)
5.補。文言文中的省略部分,翻譯時要添加必要內容,使譯文通順、明確。如原文省略的主語、謂語、賓語等。
例: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譯文:不久(潮水)越來越近,玉城雪嶺一般的潮水連天涌來。(省略了主語“潮水”。)
6.調。文言文中有些語句(倒裝句、賓語前置句等)的詞語排列順序和現代漢語不同,在翻譯時要調整譯文的語序。
例: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譯文:同時有在水面上騎馬、舞旗、舉槍、揮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樣安穩。(倒裝句)
此外,翻譯完文言文句子后仍要將譯句放到原文中讀一遍,檢查修改。
【小試牛刀】
1.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黑體詞。
(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畫線的句子。
(l)墮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蕕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惜而讀之,或目而抄錄。(2)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歐陽修《歐陽公事跡》)
(1)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的翻譯皆有錯誤,請指出并改正。
(1)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譯文:這確實是處在危急和決定國家存亡的秋天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譯文:有時候早上出發白帝城,傍晚就到了江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