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感恩看似簡單的兩個字,卻有著非凡的意義。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傳統美德,所以我們更能理解感恩的分量。無論身處何地或有著怎樣的生活經歷,請讓我們常懷感恩之心。
【感恩·致母親】
母親的掃把人生
□王熙章
小時候,鄉下貧窮,一大家子吃穿用度都指望生產隊那點工分,自然入不敷出。母親便學會了編織掃把的手藝,編些蘆葦掃把,偷偷地背到鄉場上去賣。
那時,鄉下的深山野坑,多的是蘆葦。每逢收工后的黃昏,那些深山野坑總會瞧見母親忙碌的身影。將那些蘆葦穗帶回家,曬干后,再在燈下一把一把地編織成掃把,幾乎成了母親每天必做的功課。每逢母親編織,我們總問她:“娘,編掃把很好玩嗎?”這時,母親總會笑笑說:“當然很好玩,不然,誰會在夜里編掃把呀?”稍大些后,我們才明白母親編織蘆葦掃把的苦心。那些年,我們姐弟4人的學費以及生活費,全是母親的蘆葦掃把換來的。看到她掌上的斑斑老繭,我們都暗下決心:長大后,一定要讓母親過上好日子。后來,我跟姐姐們全都進了城,母親卻依然跟父親住在鄉下。多次接他們來城里,母親總是說,城里太吵,不習慣,又說城里的開銷大,有閑錢讓我們留著自己花,她和父親還能走動,還能編織掃把,還能養活自己。
母親70歲生日那天,我們4個兒女相約著回老家給她祝壽。在離家不遠的那片竹林,遠遠地,就瞧見了母親的身影。她坐在門前的那塊大石板上,身前,就是一大堆蘆葦蒿。隨著飄飛的葦絮,已花白頭發的母親將她編織的身影飄成一道讓人心酸的風景。
二姐上前,哽咽著說:“娘,您都這把年紀了,還在編,我們給您錢您又不要,到底是啥原因嘛?”
驀地見4個兒女來到眼前,母親不禁一下子紅了臉,有些難為情地說:“都一輩子的手藝了,一下子撇開,是有些不習慣嘛?!痹倏纯茨赣H,雖然那些蘆葦蒿依然還在她的手上翻飛,但明顯看得出,母親的動作遲緩了。
晚上,我們舊事重提,讓母親再也不要編掃把了。但母親卻笑笑說,錢嘛,真不是問題。母親顫巍巍地站起來,帶我們來到北廂那3間空房里。我們見到了滿滿的3房間蘆葦掃把。母親又笑笑說,這些年,她沒了我們這些兒女的“拖累”,時間寬裕了,就有更多時間編織蘆葦掃把了。每把掃把10元,你們算算,3間屋子的蘆葦掃把,該賣多少錢?說完,母親滿臉的自豪。
我們粗略數了數,每間屋子算300把蘆葦掃把,3間屋子,就900多把蘆葦掃把。900多把掃把,該用去母親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心血???突然間,淚水溢上我們的眼角。
回到城里,偶遇一個大學同學,得知他已是一個中學的校長,想到母親那3屋子蘆葦掃把,心中便動了動:“老同學,你們學校需要添置掃把嗎?”然后,我向他講述了母親與她的蘆葦掃把的故事。講完,那同學爽快地說:“呵呵,當然要,你母親有多少掃把?我全要了!”夜里,我跟母親打電話,說她的蘆葦掃把全部脫銷的喜事,母親竟激動得語不成聲。聽到母親的夸贊,慚愧已寫在我的臉上。
其實,這么些年,我們一直在為自己的求學、工作、家庭奔波,有多少時間在做著孝順父母的事情?一件舉手之勞的事情,就讓母親高興成那樣子,可母親為我們編織了一生的蘆葦掃把,她什么時候提過一個字?
(選自《思維與智慧》2009年第31期,有刪節)
心湖漣漪
在崎嶇坎坷的人生旅途上,是誰給予你最真誠、最親切的關愛;是誰對你噓寒問暖,給予你無私的奉獻;又是誰不知疲倦地教導你為人處世的道理……是母親!因此,我們要時刻牢記父母的養育之恩,常懷感恩之心。假如讓你為母親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你打算做些什么呢?
【感恩·品生活】
學會感恩
□肖復興
西方有一個感恩節。那一天,要吃火雞、南瓜餡餅和紅莓果醬。那一天,無論天南地北,再遠的孩子,也要趕回家。
總有一種遺憾,我們國家的節日很多,唯獨缺少一個感恩節。我們可以東施效顰地吃火雞、南瓜餡餅和紅莓果醬,我們也可以千里萬里趕回家,但那一切并不是為了感恩,團聚的熱鬧總是多于感恩。
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谷的豐登;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將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都是淺顯的道理,沒有人會不懂,但是,我們常常缺少一種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小時候背誦的詩句,講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銜環結草,以報恩德,中國綿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語,告訴我們的也是要感恩。但是,這樣的古訓并沒有滲進我們的血液,有時候,我們常常忘記了,無論生活還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蜜蜂從花叢中采完蜜,還知道嗡嗡地唱著道謝;樹葉被清風吹得涼爽,還知道颯颯地響著道謝。但是,我們還不如蜜蜂和樹葉,有時候我們往往容易忘記了需要感恩。沒錯,感恩的敵人是忘恩負義。但是,真正忘恩負義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人常常對別人給予自己的幫助和情誼、恩惠和德澤,以為是理所當然的,便容易忽略或忘記,有意無意地站在了感恩的對立面。難道不是嗎?我們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不僅常常被我們覺得就應該是這樣,而且還覺得他們人老話多,嫌煩呢。而我們自己呢,哪怕是同學或是情人的生日,都不會錯過他們的Pɑrty(聚會),偏偏記不清父母的生日,就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謙虛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對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彎腰,便是屬于前者;感受上蒼懂得要抬頭仰視,便是屬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給予自己的哪怕是一點一滴的幫助,這樣的人也是不敢輕視、不能忘記的。
(節選自《感恩美文/天下閱讀》)
心湖漣漪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一種純真的感情,它沒有矯飾和做作,它與物質金錢無緣。感恩之心需要學習,這是人生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