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
據古文獻記載和近代人類學家、考古學家的考證研究,女媧乃人首蛇身,她的主要功績包括摶土造人及煉石補天。后世,女媧成為民間信仰中的神祇之一,被作為人類始祖和婚姻之神來祭拜。
用黃土孕育人類的始祖
女媧是神通廣大的“神”,但她也有著人的孤獨感。尤其是當她看到廣袤無垠的天地間萬獸奔跑,千鳥競飛,卻唯獨沒有人的景象時,她“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什么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換句話說,女媧是在一種極自然的、無意識的狀態下萌發了造人的念頭。當她從水池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時,“她忽然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么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這種口吻帶有洪荒時代的稚拙與樸素,字里行間讓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女媧形象,平添了幾分生活氣息。
這時的女媧哪里是神,分明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她有人的感情,人的智慧才能,人的生活體驗;然而,她又不是一般的人,她具有非凡的神力,尤其是她用來造人的手段,更是體現了一個神的真正的威力。
智慧豁達的創世女神
聰明的女媧揉團黃土造成第一個小人,這個人一落地就具有了生命,他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十分親切地開口叫女媧“媽媽”,女媧“滿心歡喜,眉開眼笑”,這更加激發了女媧偉大而又神圣的母愛。她靈機一動,想要造出更多的人,讓天地荒野不再寂寞。我們從女媧的這些想法中可以看出,她不只是一位睿智聰明的母親,更是一位胸懷豁達的母親。
為了加快速度,女媧藤條一揮;為了解決人類延續的問題,女媧“把那些小人兒分為男女,讓男人和女人配合起來,叫他們自己去創造后代”……作者娓娓道來,如同一條不斷流淌的小溪,一路唱著歡歌不斷前進,使人讀后仿佛也置身于那個生命初始的世界,感受著人類誕生后的歡欣與喜悅。
【形象趣解】
在不少電視劇和小說中,“女媧補天”這一傳說經常會被引用,如清代文學家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第一回便將其引用,揭開了故事的序章。你知道還有哪些文學作品或影視作品引用了“女媧補天”這一傳說嗎?此外,請結合相關史料,談談你對女媧這一人物的理解。(答題紙自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