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第一個原創歌曲類綜藝節目,《中國好歌曲》在市場運作方面無疑做得非常成功。好的歌曲當然離不開好的原創,更離不開好的“導師”,正是導師們的傾情投入和賣力表演,熒屏前也就有了煞是急迫和頗顯焦躁的期待。只是第一季冠軍歌手霍尊原創《卷珠簾》的曲調與莎拉·布萊曼2006年演唱的《斯卡布羅集市》,相似度竟達到90%以上,的確令人大跌眼鏡,進而對歡哥的見多識廣和全力扶持以及整個團隊的集體漠視和避而不談產生了質疑。
興許運營商也聽到了一些相對他們而言的雜音,于是第二季便在進入“主打之爭”階段,新增了“24小時極限創作”環節,學員在“小黑屋”中禁閉24小時,創作一首符合導師命題的原創歌曲,來獲取通往“主打之爭”的門票,據稱劉歡是始作俑者,但觀眾看到的是羽泉二人忙得不亦樂乎。
急就章又名急就篇,原指用鑿印的方法刻制出的印章,如今多指為了應付需要而匆忙完成的作品或事情。三國時曹植的《七步詩》可稱急就章的代表作: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之間的相互殘害,雖是急就,但生活氣息濃厚,成為傳世名篇。
新文化運動是百年前由胡適、陳獨秀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先驅者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因其提倡民主與科學即“德先生”和“賽先生”而載入史冊。新生活運動則是八年抗戰期間由民國政府第二首都南昌推出的國民教育運動,以“禮義廉恥”思想為主,使人民改頭換面,具備國民道德和國民知識,其影響和結局可想而知。“近年來,金錢至上、追名逐利的價值觀極大沖擊了文藝界的創作,于是文藝成為市場的奴隸,其終極目標也成了‘為人民幣服務’”。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有政協委員對當下的宏觀文化境況做了這樣的描述。如此,我們竟然生活在這樣一個令人羞赧的小時代,該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其實郭敬明根據自己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小時代》,在講述友情、愛情、親情時,也在試圖釋放我們這個時代所蘊涵的正能量。無奈的是,“我跟你講劇情,你說劇情不重要;我跟你講邏輯,你說邏輯不重要;我干脆說不好看,你說那是因為你已經老了。”于是自信滿滿的小四,作為當下社會亦即這個小時代的標準代言人,與《中國好歌曲》的導師們同樣忘記了這樣一句俗話:閉門造車,出門不合轍。
需要坦白的是,究竟什么是急就章,本人真的沒有做過深入研究;至于小時代是個什么東東,俺還真沒太大興趣做出深刻探討;而對于好歌曲,即便是冠以國字頭,也沒讓俺這個半吊子娛評者如癡如醉。
千千涂鴉
最難藝考,你參加了嗎?
10余年來,藝考大軍在全國呈井噴之勢。由于招考政策的調整與變化,今年考生們迎來了最難藝考年。變化主要集中在:校考數量減少,統考范圍擴大;文化課分數線提高;藝術類專業考試形式轉變。更加曲折的藝考路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場平添了幾分緊張。
任千千 編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