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I全稱Usage Based Insurance,即基于使用和駕駛行為的汽車保險。這樣說可能大家不大容易理解。舉個例子:我們家的水、電、氣,就是基于使用和行為的消費品。我們裝了水、電、氣這樣的設施,但只有我們在使用的時候,才會付錢,如果我們沒使用,就不會付錢。汽車保險其實也應該像使用水和電一樣,完全按照基于使用行為和使用的量來定價和付費,這就是UBI。
我們每天開車上路,才會可能產生風險。如果我們沒開車,把車停在家里的車庫,幾乎是沒有任何風險。很多車主一直在抱怨:“我好幾年都沒出險,為啥不能便宜呢?!”這其實是從風險的角度去看:我沒有出險,為保險公司創造了100%利潤,保險公司應該給我更多的優惠——這是完全有道理的;其實還有一個層次的汽車保險,那就是根據我的駕駛量計費,我開車了那就交保險,我要是連續出差一個月,那完全可以不用開車,不用交保險。
UBI車險從本質上說,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是可以通過你的駕駛行為,去判斷你是一個駕駛習慣好的車主,還是不好的車主,可以給你一個折扣;二是可以根據你的實際駕駛里程來收費,真正幫你做到像在家使用水和電一樣的享用車險服務,做到價格上的公平。
我認為UBI是未來汽車保險唯一的發展之路。這樣說并不是武斷,而是真正回歸了汽車保險的本質和定義。汽車保險是什么?本質上它是給我們所有的駕駛者提供更好的保障,但它的真正使命是什么?我認為是促進我們的駕駛更安全和更文明,那這個過程怎樣實現?需要通過商業手段的動態調節:你的駕駛行為怎樣,你是不是一個好車主,你的實際使用情況如何,一個一年開五萬公里的車主,和一個一年開五千公里的車主,他們暴露在風險下的時間、機會、成本都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的車險費用,肯定應該不一樣。
前不久,香港鳳凰衛視做了一期關于中國商業車險費率改革的節目,節目中也對我進行了專訪。大家都比較關注作為中國第一家UBI車險公司,車寶的商業模式到底是怎樣考慮的?
車寶項目誕生于去年7月,4個月之內就獲得了超過100萬中國車主的實名預約。車寶的認證非常嚴格,要分別進行車輛行駛證認證和上一年度保單認證。UBI車險是一個和車主保持強大黏性和物理鏈接的商業模式:目前車寶用戶的日活躍度是87.87%,即每100位車寶用戶每天有88位穩定使用車寶,上傳數據,獲得收益。
作為一名車寶用戶,目前我車寶APP里的車寶UBI安全駕駛收益,一共有770.37元,這些錢不僅我買車險時可以用來全額抵車險費用,還可以在和車寶有合作的所有保險公司內自主選擇,比如要是我買三星車險,就可以抵扣我收益的1.5倍,超過770元。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車寶幫助我去積累我的安全駕駛行為,并且經過車寶數據模型,這些行為被轉化成了可以抵扣保費的真實貨幣。我認為這無論是對車主安全駕駛,還是保險公司精準識別客戶風險,都非常有價值!
在我看來,UBI車險模式并不是一個單獨的點或一個面,而是一個綜合的生態體系。車寶公司的商業模式也不僅包括了先進的OBD硬件,還需要極致的產品、互聯網運營、保險的精算和大數據模型建設,未來甚至還包括車寶基于車主數據的其他延展價值。
“汽車保險其實也應該像使用水和電一樣,完全按照基于使用行為和使用量的量來定價和付費,這就是UB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