佇立在夜晚車水馬龍的街道上,聽著耳畔轟鳴的汽笛聲、行人嘈雜的交談聲、充斥著搖滾與金屬樂器的歌聲,你會覺得,這一切都是那么的華麗而不真實。置身其中,你不由自主地想要趕路,來不及顧及身邊的人,甚至來不及理清一團亂麻的思緒。當人群散去,車輛寥寥無幾,店鋪打烊,世界在喧囂過后歸于一片寂靜時,你才得以細數自己一天的得與失,真正找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存在的意義。每個人都需要有這樣的時間來總結和反思,正如喧囂過后總要以平靜收尾。
喧囂過后的平靜,是在心靈洗去浮躁后收獲的寧靜。有人曾說:“在你沒準備好把心安定下來之前,請不要翻開《瓦爾登湖》。”我對這句話深表贊同,因為讀書是一個讀者與作者平等溝通與交流的過程,我們必須將自己置于作者的位置,方能領會作者在字里行間想要傳達的情感,梭羅的《瓦爾登湖》尤其是這樣。當美國被工業與科技包圍,當所有事物都被明碼標價,當大自然已經淪為人類擷取利益的工具,在那樣一個仿佛被按下快進鍵的,充滿喧鬧、浮華與欲望的時代,梭羅就像是一個異類,他沒有選擇在城市中保持快節奏的生活,而是拋卻已有的一切,毅然來到瓦爾登湖畔過起了與世隔絕的隱居生活:搭木屋、砍柴、捕魚、欣賞日出日落、林間踏雪、湖邊散步……生活得如此簡單愜意。少了世俗的紛擾,看不見蕓蕓眾生的忙碌,梭羅終日與書為伴,他認真地思考著人、社會、自然、宇宙,俯瞰世界,他弄明白了許多人一生都想不清楚的問題。這何嘗不是嘗過世間喧囂后內心歸于平靜的真實體悟?
喧囂過后的平靜,是在大起大落后仍舊保持的一顆平常心。成功時,你站在世界的中心,享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鮮花與掌聲,熱鬧的人群把你簇擁;失敗時,你站在人生的低谷,忍受著耳邊的冷嘲與熱諷,悲傷的情緒把你左右。這些都是人之常情,我們不用也無法逃避,重要的是接下來你做了什么。唐明皇李隆基締造了開元盛世后便沉醉于繁華喧鬧中不能自拔,驕傲厭政的他不思進取,宮廷中日日歌舞升平,最終毀了自己,也葬送了唐王朝的輝煌。與之相反,我最欣賞的運動員之一李娜,當她收獲亞洲人在法網上的第一個單打冠軍后,能夠及時恢復狀態、調整心情,用她一貫的大氣直爽應對成功后潮水般的追捧。在她心里,從沒把自己當成國民英雄,而是將自己定位成一名運動員。喧囂過后回到訓練場,以平常心認真對待每一分每一秒的訓練。這樣的精神實在難能可貴。
喧囂過后的平靜,是在經歷種種事件和遭遇后沉下心來的反思。戰后,除了留下滿目瘡痍的廢墟,更重要的是要反思。為什么各個國家都有國恥日、大屠殺紀念日?這不是對痛苦記憶的殘忍喚醒,而是警示我們不要忘記反思。和平年代雖然不再有戰爭的硝煙與喧囂,但絕不意味著可以就此忘卻戰爭所帶來的災難。往事并不會如煙,唯有平靜地進行反思,才能帶來人類文明的進步。
再喧鬧的宴席都有曲終人散的時候,再震撼人心的音樂會都會在指揮棒落下的那一刻謝幕。總之,喧囂過后是平靜,這份平靜更是我們彌足珍貴的財富,唯有歸于心靈的平靜,才能不讓自己迷失在喧囂中。
【指導教師:王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