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互聯網遇到了金融業,所碰撞出的火花已經稱得上耀眼奪目了,那么傳統金融商業模式如何吸取互聯網元素的營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路徑又有何變化
2015年12月17日,由金融界網站主辦的“第四屆領航中國金融行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京召開。作為業內的金融盛會,論壇邀請監管部門及行業協會、頂級研究學者、金融機構管理者等出席。
金融界董事長兼CEO趙志偉在致辭中表示,此次論壇的主題是“新金融 新動力”, 金融行業眾多的轉型創新必將匯聚成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當前中國,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創新勢頭正在迅猛發展,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辜勝阻提出, “股市要形成良幣驅劣幣的體制,健康的股市要雙輪驅動,市場化和法制化共同推進。通過重構股市生態,避免小散戶的群眾運動和羊群效應出現的踩踏事件,完善發行、退市、交易、分紅及對沖機制等一系列內在制度建設,只有形成良好的‘制度基因’,股市才能長久健康?!?/p>
清華大學弗里德曼講席教授、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明年中國的金融市場面臨三大機遇和挑戰:第一個是美元加息;第二個是金融行業需要面對一個重要的“排毒年”;第三個是監管要統籌考慮如何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
作為當下經濟政策表述中的高頻詞,“供給側改革”到底對中國經濟發展有何意義?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劉向耘談道,“供給側改革”需要解決三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個層面要改善供給結構,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這是“供給側改革”的目標;第二個層面是建立有效的約束機制來保證供給結構的改善;第三個層面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對于中國證券業在注冊制和“互聯網+”的推進下,將會面臨哪些前所未有的變化等問題,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認為,注冊制的改革是整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變革,有兩個重要方面:一個是要改變證券發行的理念;另一個是使得監管體制發生重大的變化,從原來的事前監管轉變到事中和事后監管;
在本次論壇最后,“2015金融界領航中國年度評選”獎項揭曉,每年的年度評選為頂尖企業提供了展示風采的舞臺,除評選出杰出金融企業外,還揭曉了“愛投顧首屆中國投顧大師賽暨實戰投資精英爭霸賽”的結果,這是中國首屆針對證券服務行業從業者的權威賽事。吳國平、葉智華、曾嘉亮分獲一、二、三名。團體賽方面,長江證券摘得桂冠,信達證券和方正證券分獲二、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