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經很久沒有資金面的消息了,如今杠桿廢了,跨年度行情全有賴于后續資金的支持啊,如果沒有后續資金,行情難以持續
“十一”過后的一波反彈讓我們著實亢奮了一陣,上證指數在縮量回調三周后,如今終于再次走好,真可謂一波三折,苦盡甘來(見圖-1)。
股市里有個一般的規律要跟大家普及一下,那就是股價和指數是如何漲上去的。每個股民能在電腦上看到盤口的十檔價格及其對應的實際掛單手數。這十檔價格分別是買盤的買1到買5,和賣盤的賣1到賣5。買1和賣1最為接近,一般只相差一分錢,比如買1是10.00元,而賣1是10.01元。這時的股價在10.00元和10.01元之間產生波動。股價如何才能漲上去呢?靠進場資金的推動——如果此時買方的資金充足,以10.01元的價格把賣1位置所有的股票都買走了還有富余,那賣1就變成10.02元了。由于此時還有人想以10.01元的價格買股票,資金在這個價位堆積,所以買1隨之提高到10.01元,而之前的10.00元被壓了下去變為買2,只能排在后面了。這時,股價上升到在10.01元和10.02元之間波動,這就是股價上漲的真實過程。股價之所以能上漲,說透了,就是很多錢爭著以高價買股票。簡而言之,錢多+追漲。同理,只有當那些對上證指數變動有影響的權重股的集體上漲,才能帶動指數上漲,呈現牛市景象。
上面的內容搞懂了,那股價的下跌就很好理解了——如果買1價位的資金少,買不光比它僅僅高一分錢的賣1價位的所有股票,那么賣1就會永遠壓在那里。令人雪上加霜的是,那些本來掛在賣1(10.01元)、賣2(10.02元)想賣股票的人,看到買1價位的掛單數少,便很可能主動地把自己之前的賣價降低到10.00元、甚至9.99元,以便即刻脫手。看見沒,下跌是不需要資金的,只需持股的人用降價來插隊就分分鐘搞定了,極端的情況便導致跌停。
舉個上漲的例子(見圖-2、圖-3)。重點為兩個:一、關注周線級別有買入提示的個股,日線級別上的信號往往會有多次反復。二、成交量放大的上漲才會持久、漲幅才更大。
我們終于發現,股市實際是下跌易、上漲難的。現在的市場,由于杠桿不復存在,勉強算多空平衡。養老金入市,大家已經盼很久了。沒有增量資金,股市將情何以堪?
(作者為成功航線投資者教育培訓機構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