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向認為書法作品應具備“三才”:技術、傳統、審美。自然這三者是互為關系,作品的高低取決于這三者的認知度。一、技術,指繼承經典,古人,納一切法于胸中爛熟于心,所謂的到位準確。二、歸納解讀傳統的能力,無論是意、韻、法、格……深入傳統融會百家之長整合升化歸納的能力。三、審美,好的作品肯定是代表了一定的審美高度,應具有現代人生存狀態下的精神意志指向。我想這三者是判別作品好壞的標識。
明春無疑是以上所說的踐行者。這些年來,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存在,且成績斐然,是全國及省的展賽上多次引我注目的作者之一。明春不僅在傳統上積累功夫深厚,而且就當代書法“語境”下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收獲頗多,這應該得益于他篆刻的深究以及所取得的可喜成績。尤其篆書作品強調書寫性,一反時人把篆書羅列擺布扭列作態之嫌,讓其書寫活脫富有生命感,同時對線性的掌控隨機抒出,在法度與情性之間顯得更加自由,使得作品更感人。行草一路。強調用筆的隨性與構成天機相融,看得出明春的內心豪宕與自在從容而不囿于古典范式,更欲異于時人的內心期盼與表達。
我想明春的求異與個性化的追求正是藝術家存在的前提。明春前路正遠、前景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