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滬指站上5000點后,在國企改革預期等因素刺激下,之前低估值藍籌股將被激活;而創業板則面臨高估值、
擴容、監管等多方面壓力,將出現一定調整,但是由于代表新經濟轉型的方向,創業板趨勢仍然向上
369
2015-6-15
投資者報
對于大盤站上5000點之后的行情,多數股民直呼“看不懂”,變幻莫測的市場風格讓投資者應接不暇。6月8日創業板指一度大跌6%,上證指數在金融、地產等藍籌股護盤大漲。隨后兩天,創業板吹響反彈號角,而上證指數則先揚后抑,連續縮量整盤。
盡管投資者對滬深兩市牛市氛圍依然樂觀,但市場風格的轉變跡象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投資者報》記者采訪獲悉,從當前來看,多數機構投資者認為市場資金正嘗試從高估值品種集中的創業板轉向低估值品種集中的主板市場,個股選擇上從偏題材、概念的“炒作”股轉向流動性較好、低估值的藍籌股。市場風格轉換達成共識,但從何時開始?專家、券商觀點莫衷一是。
一方面,曾經將上證指數2132點作為“鉆石底”,早早預言牛市將到來的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面對滬指沖上5000點,創7年來新高的新情況,近日表示,中國股市新的“地球頂”已經初現,特別是創業板估值已經“危乎高哉”,創業板調整的風險最大,建議投資者等估值水平回落后再買創業板股票。
另一方面,國泰君安研報分析認為,這一時點還未到來,目前仍將是成長風格引領市場,而藍籌類公司的機會仍將以轉型、主題投資等為主,短期內不會看到價值股大幅度跑贏市場。并認為,本輪牛市的核心邏輯在于寬松周期下的經濟微觀層面轉型,目前這一邏輯仍未改變。
金融股成資金轉向導火索
進入6月以來,融資客戶對上市銀行采取了融資加倉的動作,整體融資余額較5月末錄得大幅增加,“5?28”暴跌之后,截止到6月8日,銀行股融資盤由1397.94億元增加至1523.55億元,增加了125.61億元,增幅達8.98%,領先于各個行業。
僅6月8日當天,銀行、保險、券商獲融資客搶籌,合計單日融資買入額高逾500億元,創今年以來新高。其中,中國平安、中國銀行單日融資買入均超過40億元,且中國銀行融資買入創歷史新高。
受益于此,銀行股當天銀行板塊整體上漲6.82%,成為滬指上攻的主力。14只交易的銀行股全部上漲,且個股漲幅均在5%以上,其中,排在前10名的個股包括:中國銀行(10%)、交通銀行(9.96%)、北京銀行(9.93%)、寧波銀行(8.69%)、光大銀行(7.59%)、興業銀行(7.15%)、農業銀行(7.01%)、建設銀行(6.97%)、中信銀行(6.13%)、平安銀行(6.07%)。
資金流向方面,14只銀行股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為137.95億元。大單資金凈流入前10名個股分別為:中國銀行(52.2億元)、農業銀行(13.82億元)、興業銀行(13.11億元)、平安銀行(11.45億元)、交通銀行(10.25億元)、建設銀行(8.31億元)、北京銀行(7.15億元)、工商銀行(5.49億元)、中信銀行(4.28億元)、民生銀行(4.07億元)。
瑞銀證券分析師崔曉雁認為,中國將持續推進一系列金融改革,包括近期的存款準備金率、信貸支持資產證券化的注冊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的處置等,將有助提升銀行業中長期ROE水平。雖然上述改革無法完全消除資產質量壓力的影響,但和降息降準等政策結合,將有效緩解上述壓力,降低信用周期的波動影響和相關風險,持續看好銀行業。
平安證券也認為,此前,浦發銀行并購上海信托的落地將助推銀行國企改革和混業預期的持續催化,后期預計會有更多銀行陸續跟進,短期銀行板塊迎來利好密集期,目前低估值的銀行股將會受到市場青睞,對經濟見底預期的形成將使得銀行板塊存在表現機會。二季度催化因子包括:第一,銀行混改試點落地,包括混業、分拆和員工持股;第二,高股息填權收益將帶來吸引力。
此外,保險、券商等具有低估值優勢的非銀金融股在此次行情中得到資金的青睞。
受A股未納入MSCI指數影響,6月9、10兩日銀行股走低。廣發證券分析師屈俊、沐華表示,該結果在預期之內,產生的影響將有限,隨著QFII 額度限制松動,滬港通的運行以及即將實施的深港通帶來的增量資金預期仍存,低估值的藍籌銀行股有望獲得海外資金的青睞。而銀行業混改、混業經營方案有望落地,將成為銀行股估值提升的重要催化劑。
中期看好藍籌股
在銀行股任性一日游之后,接下來兩天,權重股的整體低迷再度激發了投資者炒作小盤股的熱情,市場風格也隨之再次轉換。6月10日,熱點炒作復蘇,但切換較快,二八分化明顯。傳媒娛樂、水域改革、醫療保健等概念板塊漲幅普遍突破5%。相反,船舶、核電、煤炭、銀行等藍籌板塊表現低迷,跌幅居前。中國中車、中國一重、中核科技等中字頭跌幅普遍超過5%,拖累藍籌表現。
即使權重股再度低迷,但是隨著創業板等中小市值股票估值泡沫越吹越大,金融、地產等低估值藍籌股優勢慢慢凸顯,有望成為資金配置安全港。
中原證券研報分析,上證綜指有效突破5000點關口之后,投資者的謹慎情緒大幅提升,前期被爆炒的眾多小盤股遭遇較大的拋壓,以銀行、保險為代表的低估值藍籌股開始逐步轉暖,但投資者跟風炒作的熱情似乎依然不夠高漲,市場的觀望情緒較重。研報預計稱,近期藍籌股與成長股輪番領漲的可能性較大,市場炒作的風格已呈現多元化的趨勢。
不少機構從流動性偏好和估值風險的角度,看好資金向藍籌股回流,齊魯證券認為,在目前資金進場速度有所放緩的背景下,機構的偏好與被動配置導致創業板指數表現強勢。到了牛市下半場,隨著越來越多投資者對投資標的流動性的要求提高,流動性更好的藍籌板塊將受到更多關注。
對于市場是否開始轉向藍籌股風口,多位業內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中期看好藍籌股,第三四季度考慮增配大盤藍籌股,短線會持續震蕩。
陽光私募天力拓投資金鼎系列產品的基金經理楊驚濤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目前市場仍將是成長風格引領市場,而藍籌類公司的機會仍將以轉型機會、主題機會為主,短期內不會看到價值股大幅度跑贏。
“風格轉向藍籌需要看到明顯的催化劑,一是經濟企穩的預期,二是放松政策明顯超出預期。”楊驚濤說,三季度中后期有可能出現相關利好。
上海澤升投資總經理周小新認為,本輪行情以來藍籌股漲幅相對較小,以銀行股為例,此輪行情中一度跑輸滬深300指數近40%,估值仍低于歷史平均水平,隨著政府穩增長措施的加碼,經濟數據的逐步好轉,投資者對傳統藍籌股的預期會有所改善從而提升其估值,但在選擇個股方面,藍籌股的投資邏輯仍是受益于改革。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預計2015晚些時候,房地產投資能夠實現著陸,經濟則見增速換擋期的中長期大底。他認為,當前繼續享受成長股盛宴,但下半年要做好往價值股切換的準備。
此外,中投證券也認為,從目前市場來看,在國企改革預期等因素刺激下,之前漲幅不大的低估值藍籌股將被激活;而創業板則面臨高估值、擴容、監管等多方面壓力,將出現一定調整。鑒于市場風格可能逐步轉換,可考慮逢高減持累計漲幅大的高估值成長類品種,同時積極配置低估值藍籌股。
當然,目前藍籌股大多屬于產能過剩產業,或者改革發展中遇到了些問題,對低估藍籌市場更多的是以流動性套利對待,它們的價值在流動性本身,和公司本身的價值無關。對于大多數藍籌股來講,把握好下半年的改革,才能催化行業和個股估值提升。
依舊看多6月創業板
從近期的市場來看,主板市場和創業板端坐“翹翹板”兩頭,當主板尤其是大盤權重藍籌起來的時候,創業板的走勢會受到一定的抑制;當創業板強勢的時候,主板藍籌的行情相對較為平淡。
究其原因,金斧子投研中心分析表示,前期創業板快速上漲,積累的獲利盤比較多,在監管層有意控制市場節奏、市場對創業板估值泡沫的擔憂情緒上升情況下,創業板近期波動加劇。另一方面,一線藍籌股存在較長時間的滯漲,板塊輪動和估值切換邏輯指向一線藍籌。
創業板市場估值水平可謂達到極限邊緣。截至目前,其平均市盈率高達144倍,被調侃為“市夢率”,漲幅方面,創業板指今年以來累計上漲151.78%,遠超同期上證(58.08%)和深證(57.96%)漲幅,風險累積明顯。盡管如此,多數機構仍舊看好6月創業板行情。
“創業板的本質代表的是新經濟的發展和未來改革的方向。”金斧子投研中心分析師認為,考慮到前期創業板漲幅較大,前期累積的獲利資金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拋售和減持的意愿,對創業板近期走勢造成較大擾動,日內或日間波動加劇。但是仍然看好未來創業板的長期趨勢。
這一看法得到陽光私募基金經理的認同。上海樸信投資合伙人朱昆鵬認為,脫離大的經濟背景而去談創業板的估值是片面的,現在經濟處于轉型升級過程中,市場最核心的投資主題是改革和創新。在這個過程中,契合主題的行業和企業會脫穎而出,將繼續看多創業板走勢。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下調今年GDP增速基準至7%,經濟基本面未有較大起色,國企改革步伐偏穩,流動性環境擾動因素多,在此背景下,受宏觀政策依賴較小的創業板必然獲得青睞。
楊驚濤表示,目前創業板上漲的邏輯是資金入市規模增加、市場情緒較高,同時監管層希望慢牛的心態被資金揣摩后,使得創業板成為資金最大的風口。小股票的高彈性和主題概念豐富,符合目前資金的要求,使得指數不斷創出新高。
“創業板大跌就是機會,加之消息面、政策面的刺激,有望繼續走高而帶動小盤股重新爆發。因此,該板塊還有較大機會,大跌乃至大幅回調都是目前低吸做波段的良機。”楊驚濤說。
也有機構認為,對于中小板、創業板而言,后期風險可能明顯增大。一方面其估值水平處于歷史高位,進一步上行的空間有限;另一方面,即將公布的半年報,可能也將增大其股價壓力。中小市值個股的調整料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市場風險的主要來源。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逾半數創業板公司股東忙套現。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1169家公司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進行減持操作,其中創業板公司就有254家,占創業板公司總數達54.74%,而同期上證A股公司中,減持公司占比為27.45%。一般情況下,減持是利空,但是在當前火爆行情下,甚至出現公司股價連續漲停“歡送”大股東現象。
盡管股指站上5100點,大多數機構認為,此輪“資金+轉型改革”驅動的牛市才剛進入下半場,階段性出現高位震蕩甚至回調都是正常的,個股也會出現較大分化,建議投資者選擇盈利模式清晰,且已形成一定壁壘的優質公司,回避純粹炒概念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