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信息高速膨脹的時代,網絡化作為電子政務最主要的方式,改變了企業傳統低效行政管理方式,也改變了傳統政府行政的理念。行政相對人的主體地位得到重視,其權益也在慢慢擴大。互聯網使得行政部門能夠更加方便快捷的參與輿論監督,同時也有利于單一化向交際互動相互合作轉變。
關鍵詞 網絡環境 行政管理 管理方式 創新思路
在我國,行政管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是行政職能的外在表現形式以及行政職能得以實施的載體,是企業行政工作中履行行政職能的手段,是做好企業關系的橋梁,也是使企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的基本方式。
一、網絡環境下對單位行政管理的現狀
目前在單位行政管理進行網絡化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兩個方面:
①管理層工作人員自身素質應有所提高。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員普遍是利用傳統的辦公方式進行辦公,他們的實際管理經驗豐富,但是在網絡技術運用方面有所欠缺。當今社會是網絡十分發達的社會,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掌握好網絡科技對于行政人員來說非常重要的,只有熟悉了網絡技術,才能在日常的事務處理中提高工作效率。所以應該加強對行政人員網絡知識及技術的普及和培訓,使之能更加出色地完成行政工作。②單位部門之間存在很大的網絡化普及差距。由于每個部門在網絡化普及的過程中投入的資源不同,導致其各自的網絡化水平有所不同。有些單位更愿意嘗試利用網絡技術進行工作,而有些部門不愿意嘗試利用高新技術來管理,這樣就導致了企業之間網絡化的差距。
二、網絡環境下行政管理的方向
企業行政管理主要包括即決策方式、管制方式、執行方式、運行方式、監督方式。因此企業行政管理方式的轉變是將從方方面面去做調整與改變,同時時間周期長,資源耗用度大。
(一)行政管理的主體仍然是企業
企業的行政管理通常由行政部門來施行,它是企業組織的行政活動。同時,行政管理不同于企業經營、生產活動,企業通過計劃=咨詢-執行-監督-反饋等一系列的環節來實現其行政管理中的職能與管理職能。
(二)行政管理的前提是法律依據
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同時貫徹落實執行企業規定。企業行政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合理合法,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來完成相關行政程序。無論是行政機關的設定,還是內部人員的編制,或者權責分劃等必須以法律為依據。同時,行政主體應該為其行政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行政管理的管理對象是國家行政事務以及社會公共事務
行政管理需壓縮某些行政權力的使用范圍,但同時它還要承擔新的工作。國際形勢、國家政治,我國政黨活動、社會團體以及民眾的要求會形成影響。行政管理的關鍵之處就在于樹立正確的行政理念,科學地認識企業職能。
(四)高效的行政管理以為員工服務為追求
行政管主要體現在政治層面上面,為企業職工的公共事業,也就是說要保證行政部門是為企業員工服務,并且要追求高效的行政執行力。公平公正以及效率共同作為公共政策的制定依據,也是用來測評企業行政管理績效的重要標準。
三、互聯網環境下行政管理方式的創新
互聯網環境下行政管理是為了能夠更適應當前經濟環境之下的社會生活與生產,企業就必須轉變其職能,首先從管制轉為服務。企業只有為人民服務,為民做主,方可真正實現其行政職能的最大化。
(一)單向性轉為交互型
新型的行政管理提倡其交互性,即給予每一個相對人以發言表決的機會或參與行政管理事宜的機會,強調相對人之間進行協商溝通的重要性。
(二)強制性轉為合作型
新型的管理方式是將行政主體與相對人之間相互對立的關系轉變為相互合作的關系,使行政相對人也能主動積極地參與行政管理活動,自覺自愿的接受其行政決定。
(三)單一化轉為多元化
傳統的權力為本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無法適應現代行政管理的發展。其多樣化將成為其首要選擇,從而更多地滿足行政相對人的社會需求,刺激行政活動的靈活性與能動性更加充分地發揮。
四、互聯網環境下企業行政管理方式創新的策略
(一)完善企業行政制度
企業的政務公開要求企業工作更加透明公開,相關制度也將進一步完善。由于信息的公開權主要掌握在企業手中,現階段還達不到完全的公開透明。這就需要相關的權益去維護人民的權益。
(二)社會組織、群眾的共同參與
新型管理方式不再是行政機關高高在上,而是與公眾一起共同實行管理權。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三)通過電子政務簡化流程
傳統的復雜繁瑣的行政流程耗時長,效率低。電子政務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快速整合資源,高效低耗地完成行政事務。網上參與有利于企業行政決策時遵從民主、科學的原則,同時網絡監督也有利于企業行政的健康有序發展。
(四)制定成熟完善的網絡法制
網絡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有一些問題的存在,這就需要法律來規范網絡行為,凈化網絡環境。為行政管理提供良好穩定的環境。
五、總結
近年來,基于網絡環境下企業行政管理的促進作用不可小覷,而且仍然在高速蓬勃地發展。隨著云計算的出現,企業行政管理將進一步提高效率,減少成本。信息技術的真正實現了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共享以及協同辦公,成為企業與企業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技術手段。
參考文獻:
[1]胡宗仁.網絡政治參與背景下的企業行政改革之道[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9(12).
[2]宋光周.行政管理學[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11.
[3]蔣云根,金華. 發展中的公共行政(第二版)[M].上海:華東大學出版社,2011.
[4]何興旗,吳照玉,秦龍. 網絡輿論與企業的應對策略[J]. 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82-86.
(作者單位: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