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如同人的姓名一樣重要,是消費者識別的第一要素。在你的生活與消費中,哪些品牌名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Bananasman ?
住的附近有一家餐廳叫“飯米粒”,英文諧音family。整個餐廳以藍白綠為主色調,溫馨淡雅,喜歡這家餐廳也是被這種氣氛吸引了。不加盟任何網上訂餐平臺,廚師一個月研發幾道新菜,真的就是一個小家庭偶爾請客一般讓顧客來享受。偏安一隅,店如其名。老板娘著裝確實大膽撩人,大耳環小短裙,就像是王家衛電影里被誤剪掉的畫面。能記住這家店名,除了各種菜式有意思討人喜,情懷才是真正的訴求點吧。
點評:同一個名字,用在大排檔和精心布置過的餐廳,一定是不同的感受。你喜歡范冰冰,喜歡的不一定是她的名字,是她的身材、臉蛋、氣質、聲線,匹配很重要!
AOI葵
“雪吻”二字,是我見過最美、最適合巧克力這種享受之物的名字。雪,生命短暫而絢麗。在寒冷中出生,用一生的時間飄落,以親吻地面的溫柔結束自己的生命,在溫暖中漸漸消融,以溫柔回報世界。“雪吻”這名字簡潔又惹人浮想聯翩,不禁讓人想到了日式悲劇,引來一片文藝青年的單戀。而這名字最妙的是含蓄地描繪了產品帶給人的感受,讓消費者從初見到品嘗真切體會了“雪吻”,從而對這名字產生認同與使用感的共鳴。不僅美麗,還有生命感。“雪吻”,偷偷在你心中打轉。
點評:我們不賣牛排,只賣牛排的滋滋聲。你不是在吃巧克力,你在親吻你的初戀女神。
陌夜
個人而言,喜歡優樂美、可口可樂、華為這種比較有內涵的名字。其實,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業給它賦予的內涵。一個好的企業會把他的名字變成該產品或服務的代名詞,例如“百度一下”“果凍喜之郎”等,名字的專一性很重要。
點評:從前有一個人叫西施,從前還有一個人叫東施。西施成為美人的代名詞,是因為她本身就是美女,而東施只能效顰。
子梅小友? ?
酒鬼酒,乍一聽這個酒名覺得俗不可耐,“酒鬼”這么個貶義俗詞就這樣堂而皇之登堂入室讓我一時難以接受!但是后來越來越覺得酒鬼酒這名字有點意思,尤其看到那條 “酒鬼背酒鬼,千斤不嫌贅,酒鬼喝酒鬼,千杯不會醉”的中國水墨畫廣告,越發覺得酒鬼酒這個名字耐人尋味,字里行間都透著中國酒灑脫豪邁的風骨。后來我才知道酒鬼酒原來是沈從文的表侄、湘西籍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親自命名和書寫的。
點評:酒鬼可牛了,李白、杜甫都是。酒鬼是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乍看粗糙,細一看,原來這么有故事、有文化。為什么市儈的東西發掘后常常會有驚喜,就是因為市儈從來不缺故事。
塵與雪 ?
第一次看到日本品牌“無印良品”時,還有點費解。難道還有品牌希望自己的產品沒有標識嗎?后來深入了解它的產品才知道,“無印良品”的本意是指沒有商標的優質產品,在其所有商品上,很難找到品牌標識。這名字或許就像中國畫里的留白,體現了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意境,這四個字詮釋的內涵——極簡、低調、質樸、健康,皆在產品中得以體現。
點評:佛家說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就看你站在哪個位置上去feel吧!無印良品最讓我著迷是內地沒有店的時候。現在家樓下開了一個,我半年去了一次。
咸魚
我是一名理科女,但并不“理科”,高中時很喜歡閱讀雜志,時尚、家居設計、產品設計、文學等我都喜歡,其中有個雜志叫《1626》(產品設計)。在我印象里很少有雜志用數字來命名,便猜測潮流雜志名字大概就是要獨特一點吧。出于好奇上網搜索了一下,它的解釋是“1626取義為16歲至26歲的年輕心態,代表年輕態的生活觀、世界觀”。我這才弄明白,其實就是很簡單地用它的目標消費群體的年齡區間來命名,但是卻給人一種獨特、充滿個性的感覺,而且用簡單順口的數字來命名,既給人一種朦朧的潮流感,又能引起讀者的好奇心,讓人不經意間更喜歡這本潮味十足的雜志了!
點評:數字是什么不重要,關鍵是真敢用純數字命名的雜志少啊。如果滿書攤都是數字命名的雜志,估計我們得準備密碼本了。
Neck. ?
品牌名稱和產品名稱確實很重要,就像一個人如果名字好聽給人的印象就會加分,這是一種唇齒間的韻味。品牌名稱感覺以易記為主,主要為2~3個字(中文或音譯),如蘭蔻、三星、寶潔、康師傅、歐萊雅等。記得在電視時代,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歐萊雅這個品牌名稱。為什么呢?因為被最后一句廣告語洗腦了——“巴黎歐萊雅,你值得擁有。”(代言人隨之仰起高貴的頭顱)加上各路大牌明星,那效果杠杠的!一個中端品牌愣是端的一手高逼格風。
點評:一個名字,如果只追求小部分人喜歡、記住,這個不難,怪一點、搞一點、莫名其妙一點可能就實現了。但如果追求大眾的記憶度,永遠不可能繞過的就是曝光率,也就是,“親,你打算花多少錢打廣告呀?”
本欄目內容均摘錄自網友的討論留言,不代表本刊立場。加入微信公眾賬號“眼界”(微信號:fengguoshuo),即可參與本欄目話題討論,你的表達也可以被更多“親們”看到。
編輯:王勝楠2705222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