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講,褚橙和其他農業生產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數字,一種對數字的神圣感、嚴肅感、法律感。
棋手對弈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復盤,無論輸贏,都要弄個明白,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長棋”。
在《褚橙你也學不會》中,黃鐵鷹再次成為一位復盤高手。雖然書名說你“學不會”,但黃鐵鷹在該書中孜孜以求的,是剝離掉諸如褚時健的名聲和非同尋常的人生閱歷之后,每個中國企業,甚至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借鑒和學習之處,而這可能才是該書寫作的意義。
做產品主義者。褚時健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產品主義者,具有典型的工匠精神,而這正是大多數中國企業和領導者所欠缺的。這位老人從75歲起,忙碌在田間地頭,從施肥、間伐、控梢、剪枝、病蟲害防治、果農管理等每一個細節入手,每年解決幾個問題,最終讓褚橙的口味全國領先。
書中所介紹的盲測也證明了這一點,褚橙不僅在口味、水分、化渣率等指標上領先國內最好的冰糖橙,而且與國外的產品相比,也占有優勢。
如果國內更多企業家成為產品主義者,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提升就指日可待。
管理者要做“內行”。中國人認為,無為而治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當然,從管理的角度而言,充分信任和授權是將企業做大的必要條件,但從專業的角度,管理者如果真的是外行,則很難做好企業。
褚時健認為:“外行不怕,但必須學,不懂就要學習!認真學!起碼要懂七八成。否則別人匯報的時候都聽不懂,會吃大虧。”
就連長期在一線的片區長也承認,種橙方面首席專家就是褚時健。
不量化,就沒有管理。從文化傳統上看,中國人重視整體、感覺、經驗,而對細節重視不夠。與之相反,褚時健特別重視細節和數量(王石稱其為“精算師”),他強調,能用數量描述的盡量用數量描述,否則別人就不知道怎么執行和監督。
比如對于控梢這樣一個簡單種植管理工序,中國任何一本柑橘種植類書籍都沒有提出過量化的標準。而褚橙果園對其進行了精準表述:“在嫩梢長10厘米內,必須控除干凈,否則將做相應的處罰。”
從某種意義上講,褚橙和其他農業生產者最大區別就是數字。
一家企業,能否建立起一種對數字的神圣感、嚴肅感、法律感,可能是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一種很重要的表現,而這正是大多數中國企業所欠缺的。
怕就怕認真二字。工業需要精細,精細需要數據,數據源于認真。褚時健從年輕時起,先后涉足釀酒、制糖、產煙、種橙,做一件成一件,這與其做事認真的特質密不可分。
當然,認真并不是較真,而是在關鍵問題上不滿足表面結論,不斷發現問題,予以改進。
褚時健認為,認真要找準對象,抓主要矛盾。他說:“每個人精力是有限的,要算大賬,把大賬算清楚。”
從上述幾個方面來看,褚橙不僅可學,而且人人學得會。
編輯:王深圳9108253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