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言】
《語文新課標準》提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記人散文的閱讀理解恰巧能較好地體現出對此要求的考查情況。所以在近年來的各類試卷中,記人散文便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閱讀記人散文時,同學們可先快速地瀏覽一遍文章,理清行文脈絡;然后瀏覽文章后面的題目;再帶著這些問題仔細地進行第二遍閱讀,做到有的放矢。這時,要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研究上下文的聯系和邏輯關系,體會“弦外之音”。答題完畢后,我們還應對照答案將整篇文章從頭到尾再讀一遍,以確保萬無一失。
【即學即練】
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
江南的櫓娘
□蒲 葦
她們是我見過的最柔軟的女人,像江南的碧水里拖尾的青草一樣,柔軟無骨,又柔韌無比,在游人的夢里隨意地鋪展。
她們叫櫓娘。我喜歡這個名字,多么美麗的兩個字,帶著瓦黛色,沾著水的清爽詩意。在烏鎮、西塘、周莊等水鄉,她們被作家寫過,被畫家畫過,被歌手唱過,更被絡繹不絕的南北游人喜愛著。
首先打動人心的是她們的美,她們生在水鄉,長在水鄉,江南的水土滋養著她們。那是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清淡優雅之美。你看站在船頭的她們,稻草色的斗笠下,那是一張人面桃花的臉。女子是柔弱的,三五下地劃篙下來,紅暈漸漸氤氳到她們的臉上,你若抬頭瞧,那一張張精致的臉,一定會讓你想起人間四月芳菲的情景。
她們的美,更美在女人的柔順與豐韻,那是水鄉女人骨子里長出來的,任何高級的雕刻家、化妝師都無以出成品的。每天,在淡藍色的晨曦中,她們三五成群笑著從巷子深處的小家走出,將自己的小船泊在碼頭。她們穿著清一色的靛藍染布印花斜大襟褂,有的戴著稻草色的斗笠,有的包著或白或藍的印花頭巾。
她們的工作在許多人看來,多辛苦呀。每天等著一船船的游人上船,從人群攘攘的碼頭開始,她們用力地撐篙,到達一處景點,然后再返回。這樣的工作,也真是辛苦。
然而,我佩服她們那種與世無爭的生活態度。以一葉小小的扁舟為圓心,然后各種生活如水波蕩漾般層層有序地鋪展開來。有游客的時候,她們便輕輕搖動木槳,柔聲招呼客人,然后,木槳在碧水中輕輕地一劃,烏篷船便慢悠悠地在水面開始蕩漾起來。她們也是善解人意的人兒,在船兒駛向如詩如畫的美景時,她們會詳細地向你介紹每一處景點的故事。蕩漾在清澈的綠水上,聽著如花人兒的聲音,人生最美的相遇是不是在這個時候呢?
沒有游人的時候,她們就各自坐在船頭。或是手里納著鞋底兒,一針一線,均勻有致;或是繡著一方小小的絲巾,自己畫上去的圖案,自己配色,充滿著江南靈秀女子的風情。如果你第一次看到,或許你會驚訝大部分女子似乎早已遠離了女紅。而她們,尤其是這么美麗的江南女子,竟然在游人如織的目光中,悠閑自若地坐在船頭,單純而認真地沉浸在針線布藝的世界里。她們給愛的人做衣縫鞋的那種專注,給這水鄉平添了一份嫵媚與妖嬈。
游走江南時,我對于櫓娘是癡迷的。而當我離開江南后,記憶里還深深地留存著她們。她們干著體力活,卻干成一道風景;她們不是寫字樓的白領,卻聰明智慧。
其實,在城市中,我們努力生活,無非就是想有朝一日過上這樣的生活,拋卻城市的喧囂與嘈雜,拋卻人情的虛偽與做作,讓心清新而素雅一些,讓心淡泊與寧靜一些。我們努力追逐著的東西,她們就這樣一生一世悠閑地享受著。
(選自《甘肅日報》2013年5月16日)
1.文章第一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解題思路:品味語言是語文學習的重點,也是一大考點。針對這類題目,同學們要仔細體味,抓住中心詞回答。
2.江南櫓娘的美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解題思路:在寫人散文中,人物的活動都是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的,刻畫人物形象是此類文章反映社會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是閱讀這類文章的重點。具體操作時,同學們應從文章的整體感受出發,從描寫人物的各種句子入手,歸納出人物的性格特點,體會人物對揭示文章主旨所起的作用。
3.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解題思路:任何文章都有主題,文章的主題是通過材料表現出來的。因此,我們可以從所選的材料中概括,只要我們讀出了文章所選材料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態度、感情,我們就可以從中找到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