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目標】
1.掌握初中階段現(xiàn)有的幾種修辭手法及作用。
2.學會在記敘文中恰當?shù)剡\用修辭手法行文,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技法指津】
通常情況下,修辭運用恰當?shù)奈恼拢蚺疟仍靹荩ふ麅?yōu)美,氣勢磅礴;或比喻連珠,文采飛揚,情韻悠長;或引經據(jù)典,富有哲理,意蘊豐富;或對比起筆,對照鮮明,昭然若揭……那么,同學們該如何下筆,才能讓筆下的文字充滿情趣、滿溢文采呢?
一、在標題中運用修辭手法
運用修辭手法擬題,不僅可以使文題具有美感,還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如宗璞在《紫藤蘿瀑布》中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為下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在文章開頭運用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是美化語言的法寶,若能將此法寶運用到文章的開篇,必能讓文章引人注目。如《你是我的太陽》一文的開頭:“我是一棵轉角處的向日葵,默默地生長,很少遇到溫暖的陽光,沒有他人的關愛。直到那日,你的出現(xiàn)溫暖了我的世界”中便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讓人一見傾心。
三、在正文中運用修辭手法
恰當?shù)剡\用修辭手法,不僅可使文章雋永耐讀,大大地增強文章的思想底蘊,而且也能彰顯出作者較為豐厚的文化積淀。如遲子建的《春天是一點點化開的》一文:“四月初,屋頂?shù)姆e雪開始消融,屋檐在白晝滴水了,霜花終于熬不住了,撒腳走了……”在這段話中,作者便賦予了霜花以人的性情,描寫得分外出色,讀后使人感到妙趣橫生。
四、在文章結尾處運用修辭手法
精彩的結尾總能喚起讀者的共鳴,從而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如一學生佳作《濃濃的親情》的結尾:“歲月如歌,曼妙悠揚;濃情如花,芬芳永駐;親情如詩,流光溢彩。綿長的情意,與時光同在”中,作者主要運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濃濃親情帶給他的獨特體驗。
【牛刀小試】
永別了,水痘君
□胡周寧
不知誰是始作俑者,只知道在短短幾天時間內,“水痘”呈星火燎原之勢,一傳五,五傳十……全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同學被水痘折磨得痛苦不堪——全身奇癢難忍且發(fā)高燒,還得被隔離在家。我不想長水痘,可不管我有多么的不情愿,水痘君還是毫無征兆地來了。
這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樣起床上學,但總感覺有些不太對。不過,也沒太在意。早自習,我翻開書,忽然感覺頭重得抬不起來。“該不會是長水痘了吧?”同桌提醒我。可我全面?zhèn)刹炝艘槐椋矝]發(fā)現(xiàn)水痘君的身影。同桌不放心地說:“該不會是發(fā)燒了吧?這可是水痘的前兆啊!”同桌的憂慮不無道理。
于是,我決定用板藍根好好“招待”一下水痘君,讓它知難而退。然而,為時已晚,很快,我就在手背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紅紅的包包,這是水痘君送給我的第一個“禮物”。
“不就是一個小小的包包嘛,還能奈何不了你。”這樣一想,我便決定擰了這無趣的東西。我憋住氣,用兩根手指死死卡住它,使勁向上一擠,接著用力向下一扯。不料,除了帶來一陣疼痛外,包包巋然不動。嘿,水痘君居然學會用502了。
與此同時,水痘君的“登陸計劃”也在秘密也進行著。當晚,我正一心一意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忽覺肚臍上方癢癢,用手抓之,不甚在意,誰知第二天一覺醒來,水痘君已將病毒種子撒滿我的全身,如雨后春筍般瘋長;沒過幾個小時,丑陋不堪的水痘便“眾星拱月”般包圍了我;最后,水痘君慷慨地送我七瓶點滴,七個針孔,七次微微的疼痛,七天遠離我親愛的同學,還有……唉,你怎么跑了,站住,送我這么多的“禮物”,我還沒有回禮呢!
如今,水痘君大多已“拆遷”,但還有個別的“釘子戶”扎在我身上不肯挪窩。聽老人們說,水痘君一輩子只會光顧你一次,免疫系統(tǒng)吃一塹長一智,下次不管用什么糖衣炮彈也不會上當受騙了。呵呵,永別了,水痘君。
我不想長水痘,可水痘君還是光顧我了。由此想到,生活中有些東西,就算你再不喜歡,它還是會跟你不期而遇。因此,當我們無法抗拒它時,只能坦然地接受,勇敢地面對。畢竟各種體驗都將是人生寶貴的財富,苦難的體驗終有一天也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點評:作者用靈動的筆觸記錄了自己“長水痘”的親身經歷,情感真切自然,語言風趣幽默。文中,大量擬人修辭的運用,如“用板藍根‘招待’一下水痘君,讓它知難而退”“居然學會用502了”等詼諧鮮活的語言讓文章妙趣橫生,讀來令人忍俊不禁。更可貴的是,作者還能從“長水痘”的痛苦經歷中悟出人生哲理,結尾意蘊深長,深化主題。
【指導教師:李曉玲】
【誤區(qū)警示】
一、在寫作中不能自覺地、有意識地、比較熟練地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來表情達意。
二、修辭的理解和運用不能與語法、邏輯等結合起來。
三、濫用修辭,與文章中心脫節(jié)。
【延伸訓練】
請以“生活是 " " " ”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注意條理清楚,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這是一道半命題作文。同學們在寫作前要注意題目中的限制詞“生活”,以確定寫作對象。此外,雖說修辭手法的運用對文章有很大的幫助,但我們也應該注意運用的準確性和適合度。如果在寫作中沒有必要運用修辭手法,卻勉強地運用,結果就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