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目標
1.熟悉命題作文的出題形式。
2.全面、細心地分析題意,確定寫作內容,把握寫作方向。
技法指導
全命題作文和半命題作文均由題目和要求兩部分組成;還有不少題目會在文題前加提示語。在對這兩種形式的作文審題時,就應該對提示語、關鍵詞、要求等方面進行仔細推敲,以把握寫作的方向。
一、細讀提示語。提示語不僅僅是對寫作要求的提示,有時候它還是一種寫作思路的提示。如2014年廣東佛山中考作文題“每座山都有自己的‘金頂’”,它的提示語是:“朋友喜好爬山,偶得浮生半日,即與一眾‘驢友’邀約而去,城郊數座丘山幾乎被其走遍。旁人觀之無味,友人卻樂此不疲。問他:又不是什么名山大岳,荒郊野嶺的,有什么看頭?答曰:何必都奔著那泰岳去,再小的山也有‘金頂’。其實,人生何嘗不是這樣?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美麗人生。”這段文字核心意旨全在于最后一句: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美麗人生。寫此文,緊扣此句來立意選材,其文才會緊扣題旨,中心突出。
二、把握關鍵詞。不論是全命題作文還是半命題作文,都需要將題目中的關鍵詞語把握住,這樣才能把握寫作的立意和選材范圍。如2014年江蘇泰州中考作文題“從終點出發”,有的考生把“出發”當成了重點來寫,卻忽視了“從終點”這一關鍵;2014年江蘇鹽城中考作文題“我與 再見時”,“再見時”就明確強調文章所寫內容一定要是“再見時”的“變或不變”。
三、挖掘深層含義。有些文題,我們不能只看表面意思,還要透過字面內容,從其他角度深入挖掘它的深層含義,包含引申義、比喻義、象征義及一些特殊含義等。如2014年湖北天門中考作文題“美麗的綻放”,審題時,有的考生只抓住了花兒綻放的景色來寫,忽視了“美麗的綻放”與個人成長、社會風尚等的深層聯系,單純寫景自然是得不了高分的。
示范文題
生活中總有一些場景揮之不去:課堂上一聲聲真誠的贊許,賽場上一句句熱情的鼓勵;手機里一張張歡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盤盤溫暖的飯菜……親友團聚,歡快溫馨;書畫相伴,閑適舒展;運動競技,熱烈奔放……這些感人的瞬間,總是撥動心弦,讓人永生難忘。
請以“難忘的瞬間”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
思路點撥:提示語中所羅列的一些場景,意在提示我們:寫作此文,要展現生活中的美好點滴,表現細微之處潛藏著的美。這種美也許是生活中的大美,也許不為人所關注,它往往就是一瞬間的感覺,一剎那的定格。題目中,“難忘”是文章意旨之所在;“瞬間”為文章描寫之重點。在行文中,要工筆描繪那一瞬間,讓“瞬間”變得豐富,精彩,掀起全文的情感高潮,形成動人亮點。尤其是要寫活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變化等,讓真切體驗與深刻的感悟增添文章的情韻與意蘊。
佳作展示
難忘的瞬間
孫風澤
我一直走在成長的大路上。
當我步入七年級,走進美麗的東方紅中學,邁進七(5)班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張略帶笑意卻又羞澀的面龐。在自我介紹中,我知道了她名字——琳涵。她面容清秀,頭發烏黑,微笑時會輕輕捂起嘴唇,我一下子就對她產生了幾許好感。
軍訓的間隙,我試探性地與她交談,問她叫什么名字,她皺了皺眉,輕柔地回答了我。我趕緊把早已想好的話題一股腦地說出來,沒想到她只是淡淡地應付了幾句。談話就在對方的沉默中終止,無奈的我糾結地踱來踱去,一臉沮喪。
“看來我們真是沒有緣分了。”我一邊默默地想,一邊站著軍姿,發麻的感覺從腳底往腿上襲來。遠望那一片碧綠的爬山虎,它晃動著葉影,好似在嘲笑我是多么不會與人交流啊!
隨著教官的一聲“解散”,同學們一窩蜂似的朝教室涌去。我夾在人潮中,低著頭慢慢地朝前走著,真切地感受到太陽的熾熱。
突然,我聽到背后有人叫我,竟是那盼望已久的呼喚聲。我趕忙回頭,是琳涵!她額頭上還淌著汗珠,只見她羞赧地說:“孫風澤,你的衣服掉了。”她說完,便把衣服遞過來。我木訥地接過衣服。在那一瞬間,我感覺陽光不再是那么刺目,就如友情的波瀾蕩漾開來,溫暖著我。我突然明白,其實友誼之神從未離開,只是我不曾察覺。
或許與人相處的機緣就在一瞬間,它是如此簡單明了,不需要很多對白,只需要一顆真誠的心。從那以后,我和琳涵便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行走在美麗的東方紅中學的校園里,我回憶著這溫情又美好的瞬間,永恒的友情恰如那夜空的星星,永遠閃亮……
點評
作者抓住“難忘”“瞬間”兩個關鍵詞,鋪陳敘事,描摹生動。首先在開頭細膩地描繪人物形象,鮮明地凸顯人物內向的個性特點,為后文的“瞬間”作鋪墊。在行文中,以景襯情,使得“我”內心的糾結與失望歷歷在目,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在全文高潮處,抓住人物的言行舉止,以及“我”的內心感受,使得瞬間的情誼得到了升華——它是如此簡單明了,不需要很多對白,只需要一顆真誠的心。結尾處,呼應開頭,妙用比喻,升華主旨,生動形象,使得文章主題突出,首尾圓合,渾然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