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以個人身份還是以美術館的名義,2014年已經是劉益謙、王薇夫婦或他們的龍美術館連續六年登上中國藝術權力榜,而且六年來的排名從未跌出前五。
也就是從2009年開始,劉益謙、王薇夫婦在藝術品市場中高調公開露面,自此之后,他們每年以至少數億的資金投入藝術品收藏,從傳統到當代,幾乎將市場中所見的最重要的一批藝術珍品悉數收入了囊中。如果說“購買就是創造”,那么回顧2014年的中國藝術界,劉益謙、王薇依然是最引人矚目以及最具新聞效應的收藏家夫婦。不必一一列舉,從春拍中以以2.81億港元購得“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到秋拍以3.48億港元競得“永樂御制紅閻摩敵刺繡唐卡”,僅此兩件,劉益謙便創造了2014年中國藝術品拍賣最高的兩個價格。更重要的是,每季拍賣,夫婦二人幾乎都有大動作出手,并且每每引發學者、公眾和輿論界的大討論,以不可阻擋的方式起到了藝術普及的作用。
真正的藝術品收藏不是頭腦發熱后的一時沖動,也不是毫無目標的一擲千金,而是兼具眼光、魄力之后的持之以恒,劉益謙、王薇夫婦無疑是個中榜樣,他們的收藏也促成了國內最具規模和收藏實力的私立美術館的落成。繼2011年劉益謙、王薇夫婦斥資3億建成龍美術館浦東館之后,去年3月28日,建筑總面積約33,000平方米的龍美術館西岸館又在上海徐匯濱江“西岸文化走廊”的核心位置正式開館,形成了獨特的“一城兩館”的藝術生態。由王璜生擔任總策劃的開館展“開今·借古”堪稱一次古今藝術的大匯覽,包括中國當代藝術、中國近現代藝術和傳統藝術在內的200余位藝術名家的300多件藝術作品震撼亮相,嘉賓云集的現場成為了藝術界難得的節日。
當然,2014年龍美術館被記住的不只是這個展覽:由藝術家徐震策劃“1199個人—龍美術館收藏展”以一種前所未有的策劃和展覽方法挑戰了藝術界的既成規則,再次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而投入數百萬的展覽“朱見深的世界:一位中國皇帝的一生及其時代”則以成化斗彩雞缸杯為核心,匯聚成化斗彩瓷器的重要代表、成化時期的書畫精品以及大量珍貴文獻資料,結合現代影像,還原并走進成化皇帝朱見深的思想世界,全面梳理其治下時期的中國在社會、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發生的變化,展覽方式也可謂獨具匠心。
這幾大展覽可謂龍美術館乃至國內藝術界過去一年優秀展覽的代表,它們也明晰了龍美術館注重學術、創新以及公眾教育的辦館方向。兩個場館的存在,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上海地區的藝術生態,也為國內私人美術館的建設樹立了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