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開始當代藝術收藏至今,喬志兵在藝術界的地位已經遠不止一名藏家那么簡單,從緊鑼密鼓地籌辦新的藝術中心、和藝術家合作開辦藝術飯店,再到支持各類藝術項目,喬志兵已經全面介入到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進程中去了。
2014年,由喬志兵主導的油罐庫藝術中心雖然還在籌備階段但仍然受到各方關注。憑借著多年收藏作品的經歷,喬志兵和國際重要畫廊及藝術家已經建立了聯系,而他也有意把油罐庫打造成一個國際文化交流的平臺。按照他的構想,這個外形獨特的空間除了展示藝術品,也應該引進國際頂級藝術家的展覽,并和他們合作一些藝術項目,以此讓這個空間更加具有活力。在喬志兵的聯系下,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安東尼·葛姆雷、傅丹(Danh Vo)和宮島達男等國際知名藝術家都前來勘探場地并表達了合作意向,香港西九龍M+美術館團隊和法國蓬皮杜美術館團隊也前來參觀并交流經驗。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油罐庫藝術中心將成為繼龍美術館西岸館和余德耀美術館等私人藏家在上海西岸文化走廊上打造的又一全新當代藝術地標。
在藝術家、藝博會和藏家的多方作用下,上海的當代藝術圈近幾年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魅力,在這個浸潤著海派文化的國際大都市中,喬志兵的“上海之夜”和“藝術飯店”無疑是根植于上海生活中的最藝術的娛樂場所。他所收藏的當代藝術中的重要作品被完美地嵌入其中,在這里你能看到國內藝術家張曉剛、曾梵志、王興偉、張恩利的油畫,楊福東的影像、海外藝術家斯特林·魯比、安東尼·格姆雷的雕塑和裝置,還有更加年輕一些的藝術家仇曉飛、沒頂公司和劉韡的作品。在新開張的藝術飯店中,徐震、張恩利、楊福東、周鐵海等藝術家的作品被放置在每一間包房中,從世界各地來到上海的藝術界人士在這里相聚談笑風生。9月份,張恩利的個展“頭發”也在“上海之夜”開幕,這里又成為了展示藝術的空間。在喬志兵的眼中,藝術是沒有國界的,藝術的展示方式也是沒有國界的,把更多優秀的當代藝術作品放在這里,讓大眾感受到藝術的氛圍,這是喬志兵想嘗試的事情。
與此同時,2014年喬志兵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參加國際各大藝博會、拜訪藝術家工作室、出入各個國際頂級畫廊、美術館和藝術機構都是他的例行日程,此外,他還出現在國內每一場重要展覽活動,并支持著如獨立藝術評論《中國當代藝術研究》等藝術項目,他的收藏體系也在不斷擴大并更新著。在他所做的所有貢獻背后,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喬志兵對藝術的無限熱愛以及堅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