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價格紀錄的保持者,曾梵志曾在2013年達到輿論的頂點,這不僅是因為其“面具系列”的經典作品《最后的晚餐》以1.8億港元高價易手,也因為巴黎現代藝術美術館首次采用與歐美藝術家完全對等的方式為其舉辦了完整的大型回顧展。轉過2014年,原有的風光還未褪去,曾梵志又因為在盧浮宮舉辦個展而再次成為全球藝術界的焦點。
在世界著名博物館中,盧浮宮以擁有最為豐富的經典繪畫藏品而著稱,而能夠在生前見到自己作品進入盧浮宮的,以往只有兩個人—西班牙藝術家畢加索、法籍華裔藝術家嚴培明。2014年10月21日,曾梵志成為有史以來第三位在盧浮宮主廳舉辦個展的當代藝術家。應盧浮宮之邀,曾梵志以法國浪漫主義藝術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導人民》為母題進行了一次再創作。曾梵志這幅名為《從1830年至今》的新作與德拉克洛瓦創作的《自由引導人民》尺幅等大,用色和筆觸跳躍強烈,畫面冷峻蒼茫,延續了曾梵志作品中一貫肅穆沉郁的情感氛圍。為了本次專題展,盧浮宮博物館特別重新規劃了“紅廳”的布置,第一次將當代東方藝術家的新作與西方藝術大師的原作并置在一起,以形成一次當代與古代、東方與西方的對話。
盧浮宮之所以選擇曾梵志,除了創作本身之外,也因為曾梵志不僅是身價最高的中國藝術家,同時也是最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藝術家之一。這樣的影響力也能從曾梵志2014年參加的群展反映出來,從倫敦的薩奇畫廊,到巴黎和紐約的高古軒畫廊,從瑞典于默奧大學視覺博物館舉辦的“對就是錯:M+希克收藏的中國藝術四十年”,到余德耀美術館開館展“天人之際:余德耀藏當代藝術”,曾梵志的作品頻繁出現在全球最頂級的畫廊和藝術機構所舉辦的展覽中。
作為高古軒畫廊簽約的第一位中國當代藝術家,曾梵志一直都備受西方藏家認可,這也能解釋為何其作品大多都在香港上拍,較高的成交額和成交率也使其成為市場中的“硬通貨”。據最新的《胡潤藝術榜》顯示,2014年曾梵志作品拍賣的總成交額高達2.9億元,位列榜單第二,是排名最高的當代藝術家。這2.9億元來自43件作品,其中兩件作品的價格超過2,000萬元,超過千萬成交的達到10件。在過去的5年里,曾梵志一直高居這份榜單的前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