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當代藝術最杰出的先鋒藝術家,耿建翌親身經歷了中國當代藝術史中的許多重要時刻,無論在什么時期,他的創作總是獨立于潮流和市場,他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斷地嘗試和創新,從來沒有停留在已經取得的成就中。無論是繪畫、攝影、錄像、裝置或是其他媒介的作品,耿建翌的創作中最關注的是個人身份的問題,即他個人在集體內容里所處的位置。盡管廣泛使用各種不同的藝術手段創作,他卻從未停止過對今日世界中“自我”這個問題的探索,而且這種探索總是帶有先鋒性和屬于藝術家獨特的印跡。有評論說,也許可以用“圖像后”來描述他的作品,那就是持續不斷地隱藏或揭示個體的片斷。在個體表達和呈現的眾多方式中,耿建翌論證了他對個人意識的強烈關懷。2014年,耿建翌的作品出現在香格納畫廊分別于上海和北京舉辦的群展“星光 ”和“5 +”,以及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大展“開今·借古”、“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十五年”、“戴漢志: 5000個名字”和“光州雙年展”等國內外重要大型群展,這也足以說明耿建翌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中持久的影響力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