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辣姜”們對決“小鮮肉”基金經理,隨著A股震蕩加劇、投資難度增加,投資者也將更多的目光投向身經百戰、業績穩定的老將身上
經過這一輪股市大跌,更加可以看出,老到的基金經理能夠相對從容地應對市場突變。來自Wind數據顯示,目前公募基金經理平均從業年限僅2.78年。今年牛市成就了一批從業5年以下的“小鮮肉”基金經理,但把時間拉長,能夠穿越A股幾度牛熊市的還是從業10年以上的“老辣姜”們。隨著A股投資難度增加,投資者將更多的目光投向鄧立新、董承非、邵健等業績穩健的老將們。
以中郵基金旗下的鄧立新為例,擁有23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曾在工商銀行、華夏證券、首創證券、中郵創業基金等公司任職。自2011年5月21日起擔任中郵核心成長(590002)基金經理,截至2015年6月19日,共斬獲93.85%的總回報。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6月19日,中郵核心成長一年來上漲159.93%,排名股票型基金前1/4,在本輪牛市表現強勢。
該基金今年一季度末規模達到181.25億元,如此龐大的規模,做出了不俗的業績。其管理的另一只混合型基金中郵核心優勢(590003)則表現出小而靈活的特征,今年以來凈值增長92.88%,在同類型基金中排名第6。自2012年鄧立新管理這只基金以來,業績始終位列同類基金前10。
實際上,近幾年在公募基金界“私奔”現象嚴重,一大批閱歷與業績并重的基金經理在私募業履新,這讓堅守在公募基金投資第一線的“閱歷資深的老人”們顯得彌足珍貴,為留住人才,基金公司也動足腦筋。中郵基金今年為鄧立新、任澤松、許進財三位明星基金經理成立了工作室,并相繼發行新基金,許進財管理的中郵趨勢精選靈活配置混合(001225)三天募集70多億,而由任澤松擔綱的中郵信息產業靈活配置混合(001227)則上演了超百億一日售罄場景。鄧立新投資工作室掛牌后的首只產品——中郵創新優勢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已在7月3日發售,憑借其整體投資業績的大幅攀升以及深厚的從業背景,取得理想的募集規模屬意料之事。值得強調的是,該基金投資范圍中股票投資占基金資產的比例為0%–95%,倉位可進可退,靈活配置將成為投資利器。
前期市場大跌后,正好帶來抄底良機,此時也是選擇優質新基金的最佳機會。記者發現,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絕對是年內新基金發行市場的主流。投資者在挑選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時,須考量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而像中郵創新優勢由鄧立新這樣有20多年投資經驗,幾度穿越牛熊市、長期業績穩健的資深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值得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