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國力量穩定資本市場預期后,市場將不再是杠桿瘋牛,而是回到箱體震蕩式的慢牛階段,價值投資將發揮更大作用
政府的底線思維,決定了今年的宏觀目標仍將以“穩”為主。
目前,對股市的主要變量不是宏觀基本面和企業盈利,而是市場的流動性。上半年,社會資金尤其是通過銀行流入的資金,采用加杠桿方式投資股市,導致恐慌性暴跌。經過充分調整后,流動性的核心趨勢并沒有變:寬松的貨幣政策沒有變,居民資產再平衡的趨勢沒有變,養老金入市和加入國際指數開始有預期。所以,市場估值體系中,分子的企業盈利是向上的,分母的無風險收益率是向下的,在流動性充裕下,深化改革將重新推動風險偏好上升,A股整體是還是向上波動的。
不難看出,新一屆政府銳意改革,有極大的政治抱負。未來,深化改革將是中國的投資主題。基于中長期增長中樞下移已經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在整體資本回報率下降的當下,我們理解政府不會靠大規模的基建、地產、寬社融的需求管理手段來刺激經濟。
以大國力量穩定資本市場預期后,我們認為,價值投資將發揮更大作用。沿著改革與轉型的大方向,看好國企改革與“互聯網+”的龍頭型企業,也看好被錯殺的傳統優質成長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