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被資本市場壓抑的中小企業,終于可以揚眉吐氣,大展拳腳……
進入2015年,新三板似乎一夜之間抓住了資本市場的視線,最近更是股價暴漲。那么新三板為什么這么火,我們又該如何去理性地看待這個新興的資本市場呢?本文主要從掛牌企業的角度來進行分析。
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的壓抑
以前我們內地只有兩所證券交易所,而他們卻都是為大企業服務的,為資本市場上的權貴們服務的,進入需要審批,而中小企業沒權、沒勢、沒規模,雖同在一片天地間卻像是后娘養的,雖有意搭訕也只能望所興嘆、自謀生路,中小企業一直在資本市場中被壓抑著。
而新三板恰好打破了這種壓抑。新三板是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簡稱,與深交所、上交所的地位和性質是一樣的,同樣是全國性的證券交易場所,不一樣的是新三板是為中小微企業服務的,門檻比較低,采用注冊制而不是審批制,也就不需要走后門、找權力,那么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就可以利用這個平臺了,而且政府還有鼓勵、有補貼、有支持,基本上可以實現零成本新三板掛牌,這對于創業期、成長期的中小微企業無疑很有誘惑力,所以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選擇在新三板掛牌。新三板掛牌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上市,介于上市和非上市之間。
新三板市場的興起彌補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中的缺憾和不足,使中小企業不再飽受資本市場的冷落,目前新三板市場的火爆正是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太久的壓抑之后釋放的結果。
在新三板掛牌的好處
并不是所有的新興事物都會火,新三板會火卻是因為這個平臺對走進來的各方都是利好——盡管風險隨時都會有,特別是對掛牌企業來說,更是具備了其他方式不能達到的好處。
新三板是一個很好的融資平臺。在新三板掛牌,首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融資,因為比較低的門檻使得中小企業不再需要仰望資本市場,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來說已經是觸手可及,而且融資成本低,方式靈活,不需要審批,特別是小額度的融資,比較簡單,很容易受到中小企業的青睞,算是中小企業對資本需求的一個福音。
新三板是一個透明的估價平臺。如果公司沒有上市,公司的價值通常不是很容易確定,公信力也不會很高,尤其是對內部員工,但是在新三板掛牌以后,即便不轉讓股份,資本市場對公司的估價掛上去了,價格就已經確定了。有了這個價格的好處在哪里呢?可以根據這個價格進行內部融資或者內部做股權激勵。如果沒有這個價格,不管用什么樣的方法計算確定,也不管定的價格有多合理,對員工來說都不會完全相信。有了這個公開透明的價格以后,很多事情做起來就容易。從這一點來看,說新三板也為掛牌企業搭建了一個企業內部的交易平臺也不為過。
新三板是一個信用證明。如果你是一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那么在商務合作的時候,生意往來的時候,特別是招投標時,都會給企業很好的幫助,相對來說對方會高看一眼,業務也會因此而增加,比掛牌之前增加20%~30%都很正常,而且信用度提高,比如應付款項,晚一兩天付款,對方不會像以前那么苛刻。
新三板讓企業治理結構規范。因為新三板掛牌要求企業必須按照標準的上市公司的模式來進行公司治理,比方說要成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還要聘任總經理等,而且有嚴格的手續、程序,這些對很多中小企業老板來說,可能以前思想里根本就沒有這些概念,但是通過掛牌這段經歷,很多老板好像豁然開朗,對治理結構有了一個清晰的理解,明白了規范的公司治理那就是各干各的事兒,各個層面干各個層面的事兒,一碼歸一碼,有些事兒總經理說了算,有些事兒需要董事會批準,董事會不批準就沒有辦法去做,所以掛牌對公司治理、風險防范、決策質量、規范經營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為未來的發展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如何理性看待新三板?
凡事有利必有弊,好東西也未必適合所有人,所以中小企業在對待新三板這個問題上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對自身客觀公正的認識。
是否在新三板掛牌,需要考慮的前提基于企業的成長性。如果成長性不好,或者企業質量不好,掛牌也沒有用,掛了牌也基本上不會有交易,掛牌就沒有意義。如果你的企業是那種成長性不好的企業,就要謹慎考慮是否掛牌,不能跟風,否則就可能勞民傷財,加重企業的負擔。
要理性看待政府的鼓勵和支持。因為新三板掛牌相對容易很多,誰都可以去掛牌,所以,有些時候有些政府為了政績,會鼓動你去掛牌,至于企業的成長性怎么樣,掛牌以后會給企業帶來什么,政府一般不會替企業考慮很多,因為它和你的使命不同,甚至它可能真的也不懂。有些企業,大部分是傳統的企業,可能規模還行,但是成長性不好,特別是受這些年整體經濟下滑的影響,企業基本上是在維持甚至是下滑的趨勢,這種狀況的企業最好不要選擇去掛牌,不管政府如何鼓勵,因為這對企業沒有幫助反而會增加負擔。我就碰到這樣一個企業老板,他所在縣的金融辦老是忽悠他新三板掛牌,他也心動了,可是他的企業每年不但不增長還降10個點,連續3年都這樣,我給他的建議是不要去掛牌。
掛牌可能會帶來成本增加。特別是對于傳統的企業,以前沒有公眾監督,稅少交點、漏交點,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掛牌以后,一切都需要透明,各種稅哪個都不能少,成本就大了,而且財務透明,以前沒交的稅也要補上,比如不能證明的資產來源是要補稅的等等。除了稅務成本增加,管理成本也會因為管理的規范而增加一部分,成長性不好的企業是無法承受這些增加的成本的。
所以,如果一個企業成長性不好,或者沒有成長性,甚至是負值,或者成長性還行但是利潤不高,都是不適合掛牌上市的,不能盲目相信想象中的藍圖,要理性去看待新三板。
最近新三版市場股價暴漲,體現了資本的貪婪。但是實業不可以貪婪,實業需要的是扎實、穩健,希望資本的貪婪不要影響到實業的發展。非理性的火爆,是否因為券商、投資人、企業各懷心機?動機決定結果,只有好的動機才會有好的結果,所以希望走進新三板的各方都能理性遵循市場的規律,不抱投機的心理,不無度攫金,讓這塊土地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