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曾經的《我型我秀》冠軍劉維事業可謂全面開花。先是放下偶像包袱,化著大眼濃妝,換上高跟鞋、緊身裙,在《百變大咖秀》中對吳莫愁、孫悅進行了一系列惟妙惟肖的模仿,后又在《一夜驚喜》《一路驚喜》等劇中有著良好的表現。事業處于上升期的他,在演員、歌手、主持等角色中自由轉換,讓喜歡他的粉絲們從不同角度了解一個立體的劉維。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萌萌噠”成為了網絡上最流行的、大家生活中脫口而出的可愛詞匯。六一兒童節之際,一首由劉維和賈玲獨家“研發”出的頸椎保健舞曲《感覺自己萌萌噠》終于與大小朋友們見面了。劉+玲”組合極盡幽默本色,歡快的節奏、糖果色系的色調,僅幾十秒就能調動聽者的全部運動細胞,在快樂正能量的氣息中,體會音樂與運動的暢快淋漓。

見到劉維時,他一臉疲憊,為了歌曲《感覺自己萌萌噠》MV制作,他已幾天沒有睡好覺了,錄制、編舞、拍攝、剪輯、設計、宣傳,親力親為,多才多藝的他用自己的所學,盡可能的讓歌曲達到完美,這就是劉維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對藝術的一種追求。
音樂周刊:《感覺自己萌萌噠》是賈玲的創意嗎?
劉維:對。有一天她開車堵在路上,照鏡子時突然說了句:“我原來好萌啊!要不就來一首《感覺自己萌萌噠》吧。”當時我的經紀人就跟她說可以找我一起唱,后來她真的給我打電話讓我寫歌,我以為她是開玩笑,也就沒理睬,一個月后,賈玲姐打電話問我“弟弟,歌呢?”我這才意識到她是認真的。
音樂周刊:那你用多長時間寫完的這首歌?
劉維:也就用了半小時。這首歌寫了3種風格。一個是比較洋氣的蔡依林版本,一個是特別接地氣的鳳凰傳奇版本,還一個就是現在大家聽到的既高大上、又接地氣的版本。
音樂周刊:《感覺自己萌萌噠》的創作靈感來源于哪兒?
劉維:靈感來源于賈玲姐,創作時我滿腦子都是她。好多歌詞都是她生活中的口頭禪,比如“討厭討厭討厭(原版是死鬼死鬼死鬼)”“女人本來就很美”。
音樂周刊:這首歌除了可愛,還有一點點戀愛中的甜蜜和撒嬌,那么生活中你的戀愛觀是什么?
劉維:順其自然。我注重的是對方的內心,有時覺得柔弱的女孩挺好,這樣可以保護她,有時候又覺得強悍一點的女孩也挺好,可能這跟我的家庭環境(離異)有關吧。
音樂周刊:你覺得像賈玲這種開心果類型的女孩怎么樣?
劉維:我覺得特別好,她永遠把快樂帶給別人。
音樂周刊:明年的央視春晚會不會用這首歌去競爭一下?
劉維:賈玲姐是春晚的常客了,一直都是以語言類節目為主,《感覺自己萌萌噠》的成績不錯,當然是希望能上春晚了,也希望它成為今年的神曲。為了能登上央視舞臺,我還特別注意歌詞部分的創作,比如:“快樂就PAPAPA”最早的歌詞是有點日文感覺的“煩惱賽由那拉”。
音樂周刊:MV制作從編舞到服裝搭配,都是你設計的嗎?
劉維:舞蹈是我、賈玲和一個舞蹈老師一起討論出來的,這次MV是專門找的導演,賈玲服裝都是定制的,我的服裝都是自己去淘的。
音樂周刊:錄制過程中有即興創作嗎?
劉維:帶有挑逗性的“哈哈哈,來呀,追我呀。哈哈哈,想和你么么噠”就是賈玲姐的即興創作。
音樂周刊:作為80后的音樂人,你會排斥《小蘋果》這種神曲嗎?
劉維:不排斥。一首歌的成功一定有原因的,我還挺喜歡《小蘋果》的。
音樂周刊:你怎么理解流行音樂和神曲的區別?
劉維:我覺得神曲和流行歌曲沒有太大差別,神曲的特性是紅得快。《感覺自己萌萌噠》創作時我其實挺想往神曲上發展的,但寫完后我發現這首歌除了接地氣,也有音樂性,它是流行歌曲,但也有神曲的元素。
音樂周刊:《感覺自己萌萌噠》現在已經成為廣場舞曲了,你有在街邊、小區碰到大媽們跳嗎?
劉維:我從沒碰到過,但好多朋友碰到以后會給我發視頻,好開心呀。
音樂周刊:最初創作時,有想過會是這樣的效果嗎?
劉維:沒想過,我并不在乎它的受眾群是小朋友還是大媽,最重要的是有人喜歡。好玩的是,一到“討厭討厭討厭”時,小朋友們就會一邊跳一邊跟著說,很享受的樣子。
音樂周刊:你的音樂從什么時候開始往神曲上“偏離”的呢?
劉維:我沒想過刻意做神曲,只是賈玲姐想跟我一起唱首歌,而我最初的設想是既符合賈玲的氣質,又要讓大家聽起來開心。《感覺自己萌萌噠》出來后,好多大媽都把它當作廣場舞曲,還經常有人問我怎么就走向“廣場界”了?這只是一個巧合吧。
音樂周刊:說說《百變大咖秀》吧。
劉維:我特別會模仿,從小就喜歡模仿趙本山、宋丹丹,可以說身邊人都是我模仿的對象,其實我早就想去《百變大咖秀》了。
音樂周刊:那為什么模仿的都是吳莫愁和孫悅這樣的女星?
劉維:吳莫愁是因為我長得像她,事實上好多人也說我模仿她確實很像。孫悅是節目組讓我模仿的。
音樂周刊:你會關注大家對你模仿的評價嗎?
劉維:會,很多人都覺得我把吳莫愁變美了,就連吳莫愁本人也說我把她美化了。
音樂周刊:有人說,你喜歡走搞怪路線,是因為這樣能引起大眾的關注,為此你怎么看?
劉維:無所謂,只要有人評價我,不管什么評價,他都是在關注我。罵我了,至少說明他已陷入了我的漩渦。
音樂周刊:生活中的你也會很萌嗎?
劉維:挺萌的。長的就萌,也喜歡開玩笑,我不屬于帥的,也走不了高大上的路線,所以就靠著顏值占個萌吧。
音樂周刊:你和賈玲在《百變大咖秀》首次見面時,她給你的印象是什么?
劉維:她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不太好相處,因為她不太愛說話,所以我心里還有點害怕。我倆真正熟是一起模仿鳳凰傳奇,跟她在一起就很開心,她很照顧我,還經常幫助我。
音樂周刊:生活中賈玲會很自戀嗎?
劉維:只能說她比較愛自己,她經常說的話是“女人本來就很美”。她很樂觀,給人一種大姐姐的感覺,很會照顧人。
音樂周刊:對于自己今后的發展,你有哪些規劃?
劉維:通過《感覺自己萌萌噠》這首歌讓更多人知道了我,我希望可以把音樂進行下去,畢竟自己是歌手出身。接下來還有一個真人秀要參與,挺酷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情景劇要拍,所以我還是會多棲發展,這樣挺好的。
音樂周刊:小時候的夢想是什么?
劉維:當明星,做歌手,一定紅。我現在的簽名就是初中時設計的。
音樂周刊:除了寫歌,你還會畫畫、平面設計、拍攝、剪輯等等,這么多都什么時候學的?
劉維:都是被逼出來的。比如拍MV,資金不夠就不能請專業團隊打造;寫歌是因為之前別人寫的歌,永遠都不滿意,自己想改吧,還總被老板說事兒多;修圖是我平時就喜歡,而且我的修圖技術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還經常給身邊的朋友們設計專輯封面。
音樂周刊:你是沈陽音樂學院畢業的,雖然學的音樂劇,但在學習作曲方面也算有先決條件,可以去蹭課。
劉維:對,但我不是沒去嘛。大一我參加了“夢想中國”,大二參加了“我型我秀”,之后就去韓國培訓了,大學我幾乎都沒怎么念。
音樂周刊:你是1986年出生的,從2005年《我型我秀》總冠軍至今,已經出道十年了,可謂經歷豐富,但真正引起觀眾注意你的卻是《百變大咖秀》。對你而言,這十年的經歷算坎坷嗎?
劉維:參加《我型我秀》時還挺順的,這個節目的受眾群很廣,況且我得了冠軍,后來我到香港參加TVB8全球華人新秀歌唱大賽時,又拿了個冠軍,所以出道那會還挺好的,可以說是被大家捧在手心的,只不過在事業剛有所成績時,我選擇了去韓國上學。說實話一開始我并沒把“當藝人”看成是工作,以為只要藝人出道了,他都是“紅”的,所以我選擇了去韓國JYP培訓,完善自己。等我回國以后,公司有了很大變化,張杰和王嘯坤都解約了,于是我又來到了北京,沒待多長時間就去新加坡上學。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在上學,這些都是我的經歷。十年中,我逐漸意識到當藝人不是愛好,是一份工作,并且我應該為這份工作而努力。
音樂周刊:放著國內大學不上,中途跑去國外讀書,家人支持嗎?
劉維:我媽很支持我。我是提前一年上的大學,本來就是想提前試考一下,有利于第二年的發揮,沒想到考上了,文化課也過了,那就上吧。其實我對自己的大學并不是很滿意,有機會出去學習一下也挺好的。
音樂周刊:當時都報了那些藝術院校?
劉維:報了一個北京中美英皇學校,還報了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和沈陽音樂學院。
音樂周刊:獨自去韓國學習,一定很孤單吧?
劉維:我學語言很快,因為我喜歡交朋友,可語言說不好就沒法交朋友,所以就逼著自己先把韓文學會。其實在那邊挺孤單的,很想家。以前我是不會聽中國民樂的,自從出國我就特別愛聽,聽到這些民樂就仿佛回家了。
音樂周刊:在藝術上,你算是有天賦嗎?
劉維:我覺得天賦占1%,99%是努力+運氣,我是學東西比別人快,但是做這行還是運氣比較重要。
音樂周刊:你是什么時候開始喜歡音樂劇的?
劉維:我受音樂劇《芝加哥》的影響,特別喜歡這種邊唱邊演的形式,而且音樂劇的綜合能力很強,需要演員什么都要會,這點很適合我。
音樂周刊:你往藝術方向發展,跟家庭有關嗎?
劉維:我媽是做工程設計的,偶爾會去唱酒吧,但她節奏不好,老是慢半拍,我爸是吹薩克斯的,但唱得不好,而我融合了他們的優點,節奏好,唱得更好。
音樂周刊:你在藝術上取得的成績,父母都很驕傲吧。
劉維:還行。一過年吃飯我媽就會說:“兒子,上去給人家唱一首。”我在臺下唱還不行,她總希望我“站上去唱”。我爸本身也是搞音樂的,他現在仍在樂團里吹薩克斯,他經常會對我歌曲的旋律進行點評。
音樂周刊:跟父母有過合作嗎?
劉維:我寫過一首歌叫《小城故事》,我唱主歌,我媽唱副歌。跟我爸還沒合作過。
音樂周刊:現在歌手、演員、主持人你都做過了,哪個最得心應手呢?
劉維:歌手。演員和主持人對我來講就是工作,歌手是我的愛好。
音樂周刊:從《一夜驚喜》到《林師傅在首爾》,這些影視劇在表演上會有一定的挑戰嗎?
劉維:最開始是有難度的,漸漸的我就適應了這個環境,其實到現在我也不是特別喜歡拍戲,不過反正我又不演男一號,只要大家覺得我可以,我也愿意嘗試,盡量選擇一些跟我本人貼切的角色。所以除了《蹴鞠》和《名偵探狄仁杰》,我再沒演過古裝戲,古裝戲太辛苦了,我甚至覺得如果經常戴假發套都會脫發的,太傷頭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