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豬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相互關聯的。我們在第一部分中探討了如何優化斷奶豬的產能問題,本文將探討優化育肥豬的產能問題。
中圖分類號:S815.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5)08-0020-04
優化育肥能力意味著上市的肉豬更多。這是Hypor美國公司生產技術部經理Erine Meyer所堅定的信念。他說:“通過改善成本效益,選用‘用戶友好型’種豬,同時確保周轉效率,斷奶仔豬可以高效、持久和快速地生長,使得生產系統的總體收益率最大化。”
1 提高成本效益
成本效益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得到提高(圖1)。提高生產系統的飼料轉化率、發揮充分的生產潛力、提高低維持豬比例,會對整個生產系統的總體收益產生顯著積極的影響(圖2)。
1.1 高飼料轉化率豬
飼料成本約占整個生產成本的 70 %,并且每日都在增加。提高飼料轉化率能顯著降低生產成本,面臨的挑戰是育成具有更高飼料轉化率的豬。豬轉化飼料的效率取決于許多因素,如遺傳因素、健康狀況、生產環境、管理水平、飼養空間、飼料以及養殖設備等。一些品系的豬天生就具有高于其他一些品系的飼料轉化率。由于種內存在差異,因此品種間的差異經常不太明顯。
采食量也必須進行測定,以確定每頭豬的飼料轉化率及其在遺傳育種方案中的潛在價值。Hypor公司擁有能監控其全球所有核心場中豬采食量的電子飼喂系統。結合一系列體重測定,獲得精確的飼料轉化率育種值是有可能的。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實際采食量與動物預測所需要采食量的差值)也要進行統計。
這比單獨對標準采食量以及瘦肉生長測定結果進行選擇更有效率。RFI分值低的動物最適于育種。
Hypor公司在歐洲和加拿大擁有雜種純種聯合選育(Combined Crossbred Purebred Selection,CCPS)試驗豬群,在該試驗豬群中,終端雜交豬采用與純種終端品系相同的方式進行選育。
1.2 高潛力豬
使每頭豬的生產性能最大化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對管理人員來說,進入生長期的豬個體上存在差異是一個挑戰。
豬的生長自然是一個多變的過程,但是有許多措施可以采取以確保遺傳的一致性。它需要對生產目標、最佳生產條件、使豬場最大數量的豬具有利潤最大化時的體重和質量以及盡量減小豬群內遺傳與環境所造成的差異。
理想的育種方案在很多環節上都能提高豬群的一致性,并可提高能充分發揮遺傳潛力的豬的百分率。對純種終端品系的重視可顯著減少遺傳變異,而雜交父系存在遺傳變異更普遍,應盡量減少豬群內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以及總體質量上的差異。
平衡的育種方法看重母系的性狀,以繁育出高質量、高一致性的窩群。CCPS將育肥豬的生產性能追溯到原先的育種方案中,以確保能持續地重視豬的生長一致性。
“在你執行精準的生產方案后,提高生產系統內高生產潛力豬的百分率是有可能的。”Hypor美國公司財務經理John Williams說,“在明確了解最終目標后,確定保持最多數量的能使利潤最大化的豬、最小的遺傳和環境的差異,生產成本將得到顯著改善。”
1.3 低維持豬
低維持豬易于管理、實用、耐久,只需極少的或無需干預就能快速達到利潤最大化時的體重,它們會對成本效益產生積極的作用。
許多因素會影響仔豬的維持性能。借助一個嚴密受控的預防策略,并采取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飼養高健康水平的豬群,來實現豬的低維持性。提供一個安全與舒適的環境,并配以最適宜的溫度、最佳質量的空氣與水、充足且高營養密度的日糧以及合適的分階段飼喂,亦有助于精確地滿足豬的個體需要。高工作效率的飼養人員也是一個促進因素。
如果豬飼養在一個擁有現代設施并配以科學的健康策略和管理措施的低挑戰性環境中,遺傳選擇相對容易。然而,對大多數養豬生產者而言,挑戰始終存在;因此,優秀的遺傳基因可以使豬適應特殊的環境并茁壯成長。
2 “用戶友好型”豬
對育肥期的豬進行干預既費勞力又需要專業的技能(圖3),這將耗費時間與資金。育肥干預性低的豬——易于飼養的且僅需少量藥物與管理的豬,可以減少對勞力、專業技能以及獸醫的需求。它可以提高動物福利,并能使養豬生產者滿足消費者對“自然養殖”豬肉的需求。
2.1 低干預
在動物保健上,抗生素的使用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它們被用于治療、預防與控制細菌性疾病,同時用于促進動物的生長。對后一個用途而言,抗生素被當作飼料添加劑以較低的濃度長期使用,以通過改善消化吸收以及控制疾病來提高豬的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
研究顯示,它們每年能使豬肉產量提高大約15 %左右,同時還能提高飼料轉化率。
然而,抗生素的耐藥性不僅會影響動物的健康,而且還會影響人類的健康。呼吁減少使用抗生素的社會壓力非常明顯。消費者對在生產過程中沒有使用抗生素的“自然生產”的豬肉越來越感興趣。然而,對整個豬肉生產鏈而言,這可能會在衛生、生產及體重差異上帶來風險。
然而,減少抗生素使用所帶來的風險可通過加強生物安全來降低。Hypor歐洲公司執行主任與總經理Gerjan van Alst指出,閉鎖繁殖方案在減少新病原侵入上有著切實的優點。
他說:“盡量減少環境應激因子、良好的養殖管理(包含動物觀察、監控與控制豬的流動、組建均一的豬群,以及設立足夠多的可以快速隔離病豬與受傷豬的設施),都是非常重要的。定期重新評估抗生素的使用確保它們能充分滿足動物的需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2.2 健壯性
健壯性能保證豬充分抗擊多變的有挑戰性的環境、營養與衛生狀態。健壯性能夠顯著影響經濟收益。
Hypor公司已經培育出四個有明顯區別的終端品系組合,可以滿足不同生產系統和市場目標的需要:皮特蘭終端父系用于歐洲的養豬生產,杜洛克終端父系能滿足北美生產系統的需要。CCPS方案收集了目標市場上重要的商業領域數據。使用終端雜交豬品系,針對單頭優秀公豬的后代在各種各樣的商業生產環境和商品日糧條件下的表現將產生有價值的信息。這些信息將用于育種項目,在保持每頭公豬的生產性能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健壯性以及其他重要性能,如生長速率、飼料轉化率和胴體品質。“在設計一個生產系統同時篩選種畜時,遺傳健壯性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Hypor公司中歐與東歐國際技術專家Peter Gerrits說,“在開始時詳細評估你的需求能節約許多勞力、獸醫成本、飼料與設施。”
2.3 穩定性
養豬業對生產大量具有良好斷奶潛力的瘦肉型仔豬的重視,將有利于大體型母豬和仔豬的生產。目標胴體重一年又一年地增加。在美國,平均胴體重為95 kg(活體重129 kg),在一些屠宰場甚至達到前所未有的115 kg胴體重。然而,將現代育肥豬的蛋白沉積能力向更高體重方向轉變,可能會損害育肥豬的穩定性。一頭能夠有效地生長到這種較大體重的豬,在生理上可能會受到挑戰,并易于發生跛足、駝背/脊椎前凸以及腹病等。高采食量經常導致較高的疝病、脫肛和腹病的發生率。在解決高采食量問題中,選擇豬群中這些缺陷的高發生率是極具挑戰性的,需要在高強度表型鑒定上大量投入。
“在遺傳缺陷、多態性以及CCPS綜合方案中損失起因等性狀的主要表型鑒定上進行投入,將獲得在商業生產環境下表現出優秀生產性能的豬,可向整個養豬生產價值鏈提供更高的效率。”Hypor公司全球生產經理Jordi Mora Franques說。
3 周轉效率
快速、均勻的生長和可預測的生產性能,意味著高生產性能、高養殖效率以及高周轉效率的豬將有助于優化豬的生產流程,使生產設施的運轉最大化(圖4)。
最佳的生長速率、一致性以及可預測性是豬周轉效率的關鍵,能夠確保實現生產系統的總利潤。
3.1 生長速率
良好的生長速率對每平方米生產面積獲得最大的產能是關鍵。生長速率通過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來衡量,它是幼齡豬的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性能指標。ADG具有中等的遺傳力(0.29),其與每日采食量(Daily Feed Intake Capacity,DFI)以及飼料轉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io,FCR)相關,它是每平方米豬舍豬胴體產量的最好指標。生長速率、飼料轉化率以及采食量是最佳的選擇標準,實際上已經進行了長期的測定和考慮。每日平均增重僅對終端公豬進行測定,但是它漸漸成為所有豬(包括公豬與母豬)的主要選育標準。“在生產系統總體利潤中,生長速率是一個經典的非常有用的標準,于今兩者的關系仍然如此。”Hypor荷蘭公司遺傳學家Florence Ytournel說,“然而,將其與其他新的性狀一起考慮變得越來越重要。”
3.2 生長一致性
仔豬均勻地生長有助于后期的生長能力得到最大的發揮,并有助于減少生產成本。利用純系終端父系也能生產出具有較高一致性的仔豬。如同遺傳差異一樣,生理上的差異,如年齡和性別,也對生長的一致性起著重要的影響,因為公豬的生長普遍快于母豬。另外,良好的管理、營養條件、環境以及最低的應激水平也都有助于實現生長的一致性。
3.3 可預測性
育肥能力可以通過可重復的高標準肥育實現最優化。這種可重復性以及預測育肥能力的能力部分是可遺傳的。不同的性狀有著不同的可預測性。在屠宰場進行評估的性狀(背膘厚度、出肉率等),它們的可重復性也能在豬場中進行評估。所有這些性狀具有較高的遺傳力,這意味著豬的生產性能是可預測和可重復的。這種評估可確保即將啟動的新飼養批次的質量。Ytournel說:“我們相信,對較高的以及可重復的豬育肥能力的選擇將是一個完整生產系統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這可以使我們的客戶從分娩到屠宰的生產過程中獲得經濟收益。”原題名:Maximising capacity Part 2. Optimising finishing capacity (英文)
原作者:Gregory Simpson (Hypor公司豬營養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