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豬出生時的免疫能力或抗氧化水平非常低,使得這些幼齡豬很容易感染各類病原體。通過給母豬飼喂充足的有機硒源,可以給它們提供一定程度的幫助。
毫無疑問,斷奶肯定是最艱難的時期,這不僅對仔豬而言,對養豬生產者也是如此。在歐洲傳統的養豬生產中,仔豬在出生后3~4周斷奶。對仔豬而言,這個時候是應激較嚴重的時期,因為它們必須面對與其他窩的仔豬混群后產生的社會應激以及從母乳型的液體飼料過渡到固體飼料的飼料應激。
由于胃腸道尚未發育成熟,這些應激通常會導致消化功能的紊亂,進而引起腸道的炎癥。在最嚴重的情況下,這會誘發嚴重腹瀉,且很可能會導致仔豬死亡。即使在溫和型應激條件下,雖然沒有出現引人注目的臨床問題,但引起的炎癥總是會伴隨著氧化應激,而后者會嚴重影響此時期的仔豬健康。研究證實,與處于母乳哺乳狀態且無任何明顯臨床癥狀的時候相比,仔豬在斷奶后第1周體內氧化應激狀態明顯加劇。這種微弱的氧化還原狀態似乎會出現在血漿中維生素C和維生素E濃度下降、同時氧化-還原型谷胱甘肽(Oxidised-To-Reduced-Glutathione,GSSG/GSH)和血漿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上升的時候。另外,據很久以前的報道,新生仔豬出生時處于低維生素E水平和低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性狀態。
充分飼喂的母豬可經初乳向仔豬提供抗氧化型化合物,如硒(Se)和維生素E;然而,不同母豬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此外,分娩后,母乳中Se和維生素E的含量似乎會快速減少。母豬分娩后1周,母乳的Se和維生素E含量分別下降高達68 %和86 %。另外,由4胎以上的高齡母豬分娩的仔豬在出生時體內Se和抗氧化劑的水平不足。同時,高齡母豬體內維生素E和Se向初乳和常乳中的轉移效率也較差。
研究表明,應激狀態會提高動物對含硫氨基酸的需求量,特別是對半胱氨酸的需求。Li等在今年初進行了一項最新研究,以評估蛋氨酸源[蛋氨酸(DL-蛋氨酸)或OH-蛋氨酸(蛋氨酸羥基類似物)]以及它們在哺乳母豬日糧中的水平對母乳質量、仔豬的生長和抗氧化防御能力的影響。與對照組或DL-蛋氨酸處理組的仔豬相比,OH-蛋氨酸處理組的仔豬在吮乳和斷奶期間可獲得更多的增重。而且,與其他處理組的仔豬相比,OH-蛋氨酸處理組的仔豬在斷奶當天顯著表現出更高的血漿GPx活性和血漿還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以及較低的血漿GSSG/GSH比例,證明這些仔豬較之其他處理組的仔豬處于更好的抗氧化狀態(圖1)。OH-蛋氨酸的這種作用是由于其能較好地進行反式硫化作用而成為半胱氨酸和牛磺酸,導致抗氧化型化合物(如谷胱甘肽)的生成增加。
1 有機與無機源的效果對比
為進一步增強仔豬的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已經完成的研究證實有機源硒和無機源硒的效率存在差異。早在2004年,Mahan和Peter證實,從體重25 kg起至產第4胎時止,一直補充有機硒的母豬分泌的初乳和常乳中硒含量的確會比不補充硒或補充無機態Se(亞硒酸鈉)的母豬所產初乳和常乳中的硒含量高1倍。此外,由飼喂有機態Se的母豬分娩的新生仔豬,其組織中的Se含量高于其他處理組母豬所產的仔豬。通過母豬的母乳提高仔豬斷奶時體內的硒含量是一種較好的Se提供方式。
另外,Matte等在今年證實,通過對妊娠末期和仔豬出生時的母豬血清中Se和維生素E濃度進行測定后發現,母豬在分娩前把無機態Se和維生素E轉移給仔豬分別僅為36 %和44 %。而當比較妊娠末期的母豬和3日齡仔豬的血清濃度時,仔豬出生前后母豬向其后代轉移無機態Se和維生素E分別達49 %和210 %。這些結果證明,仔豬在出生時抗氧化水平低,有必要提高母豬向其后代轉移抗氧化劑的能力,特別是Se的轉移能力。用有機態硒取代無機Se,將能顯著提高母豬將硒轉移給仔豬的效率。此類結果證明,在妊娠和哺乳期間給母豬補充氧化劑,可以提高仔豬出生時的抗氧化劑防御能力,進而也將影響仔豬斷奶時的抗氧化狀態。在母豬妊娠和哺乳期間,母源保護的觀點普遍認為是抗體。而通過抗氧化型化合物(如維生素E或Se)提供保護的方法正變得越發有意義,因為它們能儲存在仔豬的組織中。
2 更好地飼喂仔豬
從母豬向仔豬的這種轉移以及Se在仔豬體內的儲備取決于硒的吸收、轉化和組織的沉積。2006年,Surai報道,有機硒能更好地從母豬轉移給仔豬,并在仔豬體內得到較好的沉積。有機硒較無機硒有更好的沉積率,主要是由于硒代蛋氨酸可替代體蛋白中的蛋氨酸進行非特異性的存儲,進而能被活性硒蛋白(如主要抗氧化酶之一的GPx)生產調用。然而,在斷奶后2 d內補充抗氧化劑溶液(維生素、多酚、微量礦物質,如Se)的仔豬,其血漿Se濃度與血漿ROS含量有強烈的負相關性。
在斷奶時或斷奶后第1周補充Se也是關鍵點,因為Se的吸收也取決于供應源。與酵母硒相比,純的Se源——硒羥基蛋氨酸(HMSeBA,Selisseo)似乎更能有效地沉積在幼齡仔豬的肝臟和肌肉中,甚至較前者的沉積量高出40 %和60 %(圖2)。這種高效的沉積可提高幼齡仔豬體內的Se和抗氧化劑水平,從而可改善機體的抗氧化狀態。
實際上,如果硒代蛋氨酸是硒在體內的存儲形式,那么活性硒蛋白(如GPx)中的活性形式是硒代半胱氨酸,因此就酵母硒中的硒代蛋氨酸而言,飼喂HMSeBA能進一步提高仔豬體內這種硒代半胱氨酸的含量。與仔豬體內的蛋氨酸相比,基于已被證明的羥基蛋氨酸較強的反式硫化作用,可改善仔豬體內的抗氧化狀態,反式硒化的推進將會形成更多的硒蛋白,從而與硒代蛋氨酸型產品相比將能進一步提高機體的抗氧化能力。
3 結語
出于對哺乳和斷奶仔豬衛生和臨床狀態的普遍關注,氧化應激似乎會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因為這些階段即使沒有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氧化應激總是處于較高的水平。考慮到這一點,抗氧化策略必須進行正確的調整,以便添加所有為了在關鍵階段(如仔豬生長早期)能維持機體抗氧化狀態而需要的必需營養元素。較高的健康狀況和對這些關鍵時期較強的應對能力,將不僅會增加活仔豬的數量,而且還會促進仔豬在隨后的生長-肥育階段能更好地生長。□□
原題名:Managing oxidative stress to improve piglet health(英文)
原作者: Pierre-Andre Geraert、Yves Mercier和Forian Couloigner(法國Adisseo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