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拉修道院是巴爾干半島最大的古修道院,位于巴爾干半島最高山峰里拉山的里奧斯卡山谷中,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以南約60公里處。這座新拜占庭建筑始建于公元10世紀中期,占地0.088平方公里,是由隱士圣胡安·德里拉建造。修道院原先建在保加利亞第一位圣徒里奧斯基居住過的山洞附近,13世紀—14世紀遷至現址。修道院布局嚴謹,很像中世紀的城堡。歷史上這里曾是巴爾干區域第二個修士團的大本營。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這里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里拉修道院由11座教堂、20座建于14世紀至19世紀的住宅樓組成。其中最早的建筑是1335年修造的紀念塔,塔高22米,分為5層,全部由紅磚和石頭砌成,窗戶狹窄,有無數射擊孔。頂部是私人祈禱室,室內有表現耶穌幻化場景的繪畫裝飾,以及繪制于16世紀的各種宗教壁畫。里拉修道院內有獨居房、禮拜室、圖書館、客房等建筑。修道院中央的教堂,是獻給圣母瑪利亞的教堂,有24個圓屋頂,內有3座大殿、2個唱詩臺,上方為3個穹頂,外面有柱廊環繞。教堂內的壁畫,是公元19世紀保加利亞宗教畫中最杰出的作品。
里拉修道院自建成之日起就命運多舛。公元14世紀初期,它毀于地震,在當地人的共同努力下得以重建,同時在四周修筑了堅固的城堡。奧斯曼帝國入侵時,修道院曾三次被焚,但這里的人民持續不斷運送石塊、木材、灰漿等建筑材料,屢次重建。保加利亞人認為里拉修道院從災難中不斷重生正是體現了保加利亞人的民族精神,因此這里更是他們的“精神堡壘”和民族象征。1961年,里拉修道院成為國家博物館,收藏了600多件珍貴的文物,有保加利亞第二架地球儀、盲僧拉法爾的十字架、歷代主教權杖、織錦法衣、皇室器物、朝圣婦女捐贈的銀帶扣、手工藝品和修道院衛士用的各種武器等。
(撰文、供圖/羅星琪 鳴謝 / 保加利亞大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