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0年左右,法國頒布的平民禮儀法令中規定:畫匠、雕刻匠同其他下等職業并列為二等資產者,燒瓦工是這個行業中地位首領,收入遠在木工和陶瓷工之上。華托不愿子承父業,竟公然提出要當畫匠!這件事大大出乎讓·菲利浦·華托和米舍爾·拉爾德努瓦夫婦的預料:兒子怎么如此自甘下流?
麻煩小子的一闖巴黎
13歲的華托弱得像個嬌小姐。氣惱之下,讓做出決定,送華托去學廚師。兩年后尷尬再現,兒子被退回。暴躁的父親怒吼:你當畫匠養活自己,別再被退回,羞辱家門!華托終于可以如愿以償。小鎮上的主婦們在菜場、魚市、街頭交易;匠人們在各種作坊工作;教士、水手、手藝人各種交流……華托對小鎮上的生活場景興趣盎然。他知道瓦朗西安古老教堂里裝飾教堂的佛蘭德斯大師們的杰作是自己最好的“不說話”的老師。
18歲一到,華托悄然徒步前往巴黎。他在巴黎圣母院橋頭的畫鋪找到了活兒,成為一名繪畫流水線上的小伙計,專畫圣像頭部光圈或是描繪圣像衣褶。工作枯燥辛苦,華托擠出時間堅持練習人像和風景。一年后舞臺布景畫家吉洛看中了他,讓他學習創作戲劇招貼畫。華托創作的招貼作品常常表現出人物的角色特點和故事的生動趣味。華托新穎的招貼畫著實搶眼,總會引起各種輿論攪擾,吉洛不愿招來麻煩,固執小子卻一再屈從于冒險的樂趣。華托身上的特質讓巴黎最著名的裝飾畫家、盧森堡宮的藝術品管理人克勞德·奧德朗欣賞,他招華托作為畫室助手。小伙子不失時機地到盧森堡宮臨摹魯本斯的《瑪麗·美第奇的一生》。華托渴望到羅馬去學習,機會便是參加羅馬大獎賽并獲得第一。他提交的作品,用色深得魯本斯精髓,評委們交口稱贊,然而得到的卻是亞軍。去不了羅馬就是失敗。1709年的嚴寒讓塞納河一度停航,巴黎城內幾乎斷糧,負氣返鄉的華托躲過了這一劫。
“西苔島”帶來巨大榮譽
兩年后華托重返巴黎,狂熱的藝術愛好者皮埃爾·克羅扎邀請華托住進他那所社會精英人士頻繁出入的宅邸,華托靜心觀察,人們在音樂會、戲劇演出、文藝座談會等各類聚會與沙龍中的音容笑貌……旁觀一年后,華托明白:這是自己永遠無法融入的世界,他不愿成為任何一次沙龍的主角,他選擇離去獨居。
在希臘神話中,阿芙洛狄特從海上誕生后,風神將她送到了一座島上,山林水澤女神和花神正在岸邊恭迎,這座小島便是西苔島。愛情故事是當時法國戲劇舞臺上最重要的內容,圍繞西苔島的創作比比皆是。法國劇作家弗洛斯·達庫特在1700年根據西苔島傳說創作了幕間劇《三姐妹》,一直以來都引得巴黎人爭相觀看。華托深受《三姐妹》的啟發,繪制了《舟發西苔島》的初稿,畫中描繪了三姐妹和愛人們帶領貴族男女在一個無憂無慮的愛情樂園時的情景。后世的評論家爭論點在于這是姐妹們出發還是返航?華托此后又連續就此題材畫了許多變體畫,最后兩幅畫(1716年作)展出時,轟動了巴黎。他不僅被授予皇家學院院士頭銜,還贏得攝政王奧爾良公爵菲利普二世青睞,成為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御用畫家,更成為攝政王之女貝里公爵夫人裝飾自己的姆特城堡的不二人選。
帥畫家的空白愛情疑云
以愛情為主題贏得社會聲譽的華托一生未婚,也許從未涉足愛河,是什么原因呢?華托工作中鮮見女性嗎?華托很勤奮,完成了大量裸體女人速寫,保留在大英博物館和私人手里的華托女子速寫就超過了400幅。1796年法國出版的一本《畫家小傳》中提到華托的女仆很美麗,經常充當裸體模特。華托筆下的女人大多身著最昂貴、最富花邊的服裝,也有裸體呈現的時候,可是肉體缺乏誘惑性。
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曾提及華托糟糕的身體或許讓他根本無法體驗美好愛情。華托18歲身無分文到巴黎學藝,每周三法郎,經濟異常困窘,羸弱的身體在打拼階段透支太過,自此病魔主宰他的人生。成名前他要掙錢謀生,他要苦拼研習畫藝;成名后的畫家工作量激增,華托不得不擠占休息、甚至是治療疾病的時間。華托變得陰沉易怒,別看他思想上放蕩不羈,行為上卻循規蹈矩。他的樂趣是沉思默想、讀書和聽音樂。他咳嗽怕冷,但仍披著圍巾虔誠地按時到堂區教堂祈禱。待到36歲的華托發現大事不妙,到英國請求著名的米德醫生幫助時,大勢已去。1721年7月21日,華托進入生命倒計時,卡羅神父讓畫家親吻耶穌像的十字架,他憤怒地拒絕了。“請把這個十字架給我拿走!”他喊道,“他令我可憐!人們怎么能把我的創造者打扮得這么難看?”華托將愛轉化為對完美的不懈追求,這樣帶來的快感遠超出了從現實感官體驗所獲得的快樂。
(撰文、供圖/涂小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