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芬河和海參崴,相隔210公里,中間是一望無際的椴樹林、白樺林覆蓋的黑土地。
綏芬河是在1898年俄羅斯修建的“中東鐵路”后逐漸興旺繁榮起來的中國東北的一座山城。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則是一個海邊漁村,1860年以后建城,現在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遠東最大的城市。
一條中俄邊境線,串起了兩顆明珠。
作為邊境口岸城市,不可避免的受到國家關系冷暖變化的影響。綏芬河和海參崴也曾是相互敵對,“老死不相往來”,讓人感覺如此遙遠。如今中俄兩國如同兄弟一般的關系,兩個城市的交往非常頻繁。因為中俄之間的外貿,讓綏芬河這個10萬人的小城竟然成為淘寶電商中的巨無霸!
有一個故事讓人感動,無論是國家關系的“冰凍期”,還是“蜜月期”,兩地人民的友誼卻是未曾中斷。綏芬河車站的站長和對面俄羅斯格城車站站長的友誼,即使在前蘇聯和中國處于對抗階段的時候,兩人也保持著兄弟一樣的親密關系。人類的親情,共同對生活幸福的追求和向往,遠比政治生命更加長久。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
我們的“雙城記”,就是試圖通過DEEP的探索發現的眼光,去解讀邊境線上的那些“鄰居”城市:歷史的淵源,文化的特性,人員的流動,貿易的進展, 城市的未來。
這里面既有國家的關系,也有城市的關系,還有百姓的關系。一言以蔽之,本質上就是人類的關系。
毫不諱言的是,沙俄時代曾經侵占過中國許多土地。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后來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打擊日本關東軍,幫助中國的東北獲得解放。新中國成立后,前蘇聯也曾經無私地援助過中國的建設。而現在,當俄羅斯遭遇西方制裁,盧布大幅貶值,經濟陷入困難的時候,中國又堅決地幫助俄羅斯人民發展經濟,爭取盡早走出困境。
2015年的莫斯科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大閱兵,就是一個“試金石”,再次證明了中國人民對于俄羅斯人民的兄弟般的友情。
西方觀察家唱衰中俄關系,他們希望中俄兩個大國,兩個鄰居之間最好是歷史問題無法解決,麻煩不斷。殊不知,中俄友好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選擇。中俄兩國有著數千公里的邊境線,地緣政治與戰略處境決定了中俄兩國更需要長期穩定的友好關系。正如美國和加拿大的友好關系一樣,互為戰略后方,是兩國安全的最大保障。
2005年6月2日,中國和俄羅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互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批準書,這標志著兩國徹底解決了所有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
根據補充協定,中俄最后一部分有爭議的邊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界處的黑瞎子島和靠近內蒙古滿洲里的阿巴該圖洲渚在內近375平方公里,雙方各得約一半。
這次和平解決是兩國經過40多年談判,雙方最終都做出讓步后取得的外交成果。這使中俄長達4300多公里的共同邊界成為兩國人民和平、友好、合作、發展的紐帶。
中國人的哲學是“睦鄰友好”,鄰居之間只有坦誠,徹底消除各種芥蒂,消除歷史包袱,才能敞開胸懷相互擁抱。中俄兩國徹底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為兩國關系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兩國不存在客觀上或是主觀上的沖突因子。中俄世代友好、永不為敵,是兩國人民共同心愿。
普京總統說過,“俄羅斯需要一個繁榮穩定的中國,中國也需要一個強大成功的俄羅斯。”
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愿深化同俄羅斯人民傳統友誼,推進雙方發展戰略對接,規劃兩國友好合作新未來,推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繼續保持高水平發展,促進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維護地區及世界和平、安全、穩定。”
大河有水小河才不會枯干,同時小溪潺潺,大河也才會來源不斷。這就是綏芬河和海參崴這樣的邊境城市的鄰居交往和中俄國家關系相伴相生的內在關系。不同國家的相處之道,費孝通先生的話最合適: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小城故事多。我們通過系列的“雙城記”可以看到中國和眾多鄰國的邊境線上的口岸城市里,那些更多細微之處的鮮活的東西。也讓我們更加理解“和平共處”的內涵,更珍惜我們的邊境上那些越來越親密的“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