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發誓保衛共和國國土的完整;
尊重并完善法律、信仰自由;
尊重平等的權利、政治和民事的自由,
以及國家財產的神圣不可侵犯;
除了法律規定的捐稅之外,
一切其他苛捐雜稅都將減免……
拿破侖成為第一執政時,法國國庫空虛,經濟蕭條。為了保證國內的統一和社會穩定,大權獨攬的拿破侖除了竭力加強中央集權,傾力對付雅各賓派和王黨分子外,還在各領域推行了新政:推行正確的宗教政策,與教皇簽訂《教務專約》,實現宗教和平;健全會計制度,嚴厲打擊貪污和盜竊國家財富的行為;給工業以巨額津貼,建立新的企業,鼓勵機器生產;推動農業生產,擴大耕種面積,提高谷物售價……經過一番整頓,法國經濟開始復蘇。
不過,在拿破侖看來,他內政方面的得意還要數1804年3月21日簽署頒布的《法國民法典》(即《拿破侖法典》)。1800年8月,他任命了4名法學家組成起草委員會,草案擬出后,參政院先后組織召開了109次會議,其中有57次是由拿破侖親自主持,可見他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拿破侖在生命的最后階段曾回憶道:“我真正的光榮并非打了40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于這一切勝利的記憶。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它將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后來,作為資產借資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法國民法典》成為世界各國資產階級制定法典的范本。
霧月政變后,法國仍面臨第二次反法聯盟的威脅。拿破侖深知:此時的法國迫切需要和平,哪怕是短暫的和平或是一個喘息的機會。但在向反法聯盟提出停戰建議遭拒絕時,他明白了——除了戰爭,已別無選擇。1800年5月,拿破侖帶領3萬多士兵,迎著暴風雪,沿著緊鄰萬丈深淵的羊腸小道翻越了阿爾卑斯山,進入意大利北部,開始了新的征戰……兩年后,隨著英法《亞眠條約》的簽訂,暫時結束了歐洲的十年烽火,法國確立了在西歐的絕對優勢。
拿破侖帶著無上的榮耀凱旋,征戰換來了和平,也贏得了法國人對他的頌揚。1802年8月2日,拿破侖以全民3568885票贊成,8374票反對的全民公投結果,成為法蘭西共和國的終身執政。然而,拿破侖并不滿足于此,擔任終身執政,是拿破侖扼殺共和,走向帝制的重要一步。1804年5月8日,元老院以法令形式修改了憲法,就設立“法蘭西人皇帝”以及其繼承人的問題向公民征求意見。在隨后的公投中,拿破侖3572329票贊成,2569票反對的絕對優勢成為法蘭西人民的皇帝。
1804年12月2日,天氣寒冷,上午9點,太陽突破濃霧,陽光撒向巴黎。在入主杜伊勒里宮5年后,拿破侖迎來了人生的又一個巔峰——加冕稱帝。在臨時裝飾了外墻的巴黎圣母院,列隊迎候的有60位大主教以及他們的隨侍,參議院、參政院、立法院的官員,還有來自羅馬帝國的大臣與歐洲其他國家的代表們。簇擁在皇帝身邊的是他的親信以及新提拔的元帥。
遠道而來且年事已高的教皇庇護七世鄭重其事地在皇帝拿破侖和皇后約瑟芬的額頭涂上“圣油”,然后顫巍巍地捧起皇冠準備給拿破侖加冕——就在這時,拿破侖陡然從教皇手上奪過皇冠,戴在自己頭上——拿破侖自己給自己加冕了;隨后又為跪在身前的皇后約瑟芬戴上了一頂小一點的皇冠。拿破侖這一使全場愕然的行為并非一時沖動,而是想借此告白天下:盡管有教皇在場祝福,以示他這個皇帝已經得到上帝的認可,但是這象征無上權利的皇冠卻不是出于任何人的恩賜,而是他憑自己的雙手贏得。
在加冕儀式上,拿破侖宣誓道:“我發誓保衛共和國國土的完整;尊重并完善法律、信仰自由;尊重平等的權利、政治和民事的自由,以及國家財產的神圣不可侵犯;除了法律規定的捐稅之外,一切其他苛捐雜稅都將減免……以維護法國人民的利益、快樂和光榮為治國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