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音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林徽因
記得第一次拜讀到林先生的這首詩是在1995年的夏天,那時剛上高一,對林先生的才華甚是欽佩啊,從那時起,開始研讀她及梁思成先生的著作,尤其對于他們在30年代4次前往山西,探尋中國的古建筑之偉績深深的震撼。沿著梁、林二位先生當年騎著毛驢考察的路,看一看山西古老建筑,一直是我的一個夢想,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的增長,內心的呼喚越來越強烈。
終于在2015年4月24日,開啟了自己的夢想之路,駕駛著volvo s60L去欣賞人類文明鐫刻于云岡石窟的流光溢彩、領略應縣千年不倒的木塔、膜拜素有“亞洲佛光“之稱的佛光寺。
石刻藝術瑰寶——云岡石窟
清晨,一縷陽光透過樹葉,輕柔地照射在volvo s60L的車身上,朝霞的光把大地染上了一層暖暖的黃色,讓人甚是溫暖,相比于當年梁、林二位先生騎毛驢尋找佛光寺的條件,今天的我們是多么幸福。將自己和同事的行李放入volvo s60L超大的后備箱后,拉開車門,坐進車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棕色和黑色的撞色內飾,深色的面板、棱角分明的出風口大氣中不乏動感。座椅的包裹性和支撐性也很好,通過一鍵啟動按鈕啟動車輛,打開導航,向著今天的目的地——云岡石窟,出發!
北京到大同大約340公里左右,經歷了嚴重的市內堵車之后,我們順利的駛上了八達嶺高速,輕踩油門,S60L的爆發力很強但又沒有普通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推背感,很線性的輸出著動力,很適合有小孩子的家庭。2.0T 5缸發動機配合6檔手自一體變速箱,動力的輸出有力而直接。高速路的兩側是盛開的桃花,仿佛時刻在提醒我們,春天到了。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到達了大同市區。打開車窗,新鮮的空氣順著車窗灌進車內,沿著著名的魏都大道一直行駛,就是今天的目的地云岡石窟了。看著道路兩側的繁華,我試圖品位1933年梁、林先生第一次山西古建之旅,竟然找不到下榻之處的窘境和困難。遠遠的就可以望到云岡石窟的正門,雖然只是一個仿古的城樓,但已然讓我的心激動不已。
沿著石窟的道路步行,歷史的厚重感壓的我仿佛透不過氣,這些開鑿于北魏時期的石窟群,經歷了歷史的風霜與洗禮,到現在依然可以呈現在世人眼前,是何等的不易,云岡石窟最著名的就是第20窟,釋迦坐像,主像是釋迦坐像,高13.7米,胸部以上石質堅硬,保存完好,兩肩寬厚,面形豐圓,薄唇高鼻,神情肅穆。夕陽的光柔和的灑在佛身,佛祖仿佛在對我們說:“你來也好,走也好,佛祖一直在這里”。
千年不倒的——應縣木塔
當年完成大同的工作之后,梁思成與莫宗江天不亮就騎著毛驢出發,直到天將黑才看到視線的盡頭處的木塔。今天,我們的目的地也是這里,大同到應縣只有100公里,但道路并不好走,出了市區沿著G208,都是拉煤的大貨車,長期的碾壓已經讓道路變的坑坑洼洼的,不得不說S60L的懸掛調教的非常的舒服,既保證了通過性,又保留了舒適性,帶來了很好的車身穩定性。車行不久,拐上了大石線,都是一個村莊連著又一個村莊,穿越的行人很多,不過有volvo為我保駕護航,可以邊開車邊欣賞沿途的美景了。道路兩側是成排的楊樹和柳樹,陽光透過車窗斜射進來,造成錯落有致的光影效果。下午4點到達了應縣,很遠就可以看見應縣的標志——木塔,仿佛有一道圣光圍繞在他的周圍,讓人心生敬意。
這里的人很好學,在木塔圍墻的外圍,開了很多畫社和字館,很多小朋友在愉快的學習毛筆字和繪畫。應縣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宋至和三年),是中國當時乃至今日唯一幸存的一座純木結構的古塔。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軸線上的山門與大殿之間,屬于“前塔后殿”的布局。由地面到塔尖高66米,塔高5層,加上上面4層平座暗層,實際上是一座9層重疊式的木構架建筑,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并稱“世界三大奇塔”。
黃昏的時候,棲息在木塔中的成群的麻燕圍繞在木塔周圍,由于腿短,所以必須棲息在高處,降落的時候扇動翅膀才能飛,每年清明從南方過來,立秋飛回南方,可以想象當時梁先生考察的條件之艱苦。
這座近千年屹立不倒的木塔在當地人心中已經成了當地的保護神,他們以木塔為驕傲,以木塔為榮耀,繼承和傳播著這千年的文化。
“亞洲佛光”——佛光寺
1937年6月末的一個黃昏,梁思成、林徽因騎著毛驢、馱著行囊,帶著一個考察隊在五臺山附近躑躅而行,他們此行的目的是探訪唐代建筑。在老鄉的指引下,他們找到了偏僻清冷的“佛光真容禪寺”。
昨夜下了一場雨,車輛被雨水沖刷的分外干凈,偶爾從云層中露出的陽光從車后照射進來,充滿了整個車廂,照到身上暖洋洋的。佛光寺位于五臺縣的佛光新村,從應縣到佛光寺距離是140公里,都是國道,剛開始的路也都是坑坑洼洼的,大車一輛一輛的呼嘯而過,遠處隱約可見的山脈,道路兩側是開滿的梨樹,云卷云舒,一片春的氣息。行駛到大石線的時候,山路很多,很多U型彎、胳膊肘彎,掛上手擋,用檔位控制車速,S60L的懸掛調教的很好,沒有因為急速的轉彎而發生身體側傾。隨著海拔的不斷上升,耳朵有了些許的不舒服,但S60L的發動機依舊平穩的輸出著動力,沒有因為海拔的變化而發出轟鳴聲。
過了繁峙縣沒有多久,在一片蒼松翠柏圍繞中,就是此行的目的地,素有“亞洲佛光”之稱的——佛光寺。
佛光寺建在半山坡上,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它的主建筑東大殿,該殿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距今1100多年,是全國現存最完整的唐代木制建筑。
夕陽西下,輕柔的陽光從樹梢透下,稀薄幾分,一條條蜿蜒幽靜的道路和隨風搖曳的桃花,承載著人們對生活的擔當、熱情和真誠,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夢想的堅持與追求。
這些天Volvo S60L給我帶來的感覺是,安全、低調、不奢華,如同自身感官的自然延展,需要用很長時間去慢慢品位他。梁先生說:“建筑不是下層匠人勞作的手藝活兒,它是民族文化的結晶,是凝動的音樂,是永恒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