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哈密瓜的種植模式以往都是一年一熟的種植模式,近年來隨著新品種的推廣和育苗技術及雙膜覆蓋技術的普及,在吐魯番老瓜區開始形成了一年兩熟的雙季栽培模式。
吐魯番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192~224天)。基于吐魯番豐富的熱量資源和充足的無霜期,加上西州密17號、西州密25號擁有抗性強、適應性廣等優點,雙季瓜開始在吐魯番推廣開來。
1 " 夏季瓜種植
1.1 " 品種選擇 " 選擇既適應夏季高溫,又對秋季后期稍低的溫度不太敏感的、適應性廣并且抗性強的品種。一般選擇西州密17號,少部分用西州密25號。
1.2 " 適時育苗 " 及早培育壯苗,并采用雙膜覆蓋技術,以提早成熟。夏季瓜一般在1月下旬溫室播種育苗,3月上旬定植,6月下旬開始成熟。
1.3 " 培育壯苗 " 采用營養盤育苗,苗期管理一定要控制好溫度,白天溫度控制在31 ℃左右,晚上15 ℃左右,以免出現高腳苗。不過現在吐魯番地區,育苗階段都是集中交給有育苗經驗的老瓜農集中育苗或者交給進行工廠化育苗的單位進行,這樣不僅能夠獲得壯苗,還可以節省勞動力,降低成本。
1.4 " 適時定植 " 一般在3月上旬地溫穩定在15 ℃左右的時候定植,覆蓋雙層膜,配以滴灌設施,增加地溫和膜內溫度,以利于瓜苗成長。同時注意防風。
1.5 " 整地施肥 " 一般每畝地要施15 m3腐熟有機肥、50 kg氮磷鉀復合肥。把地整平,整出栽培帶,雙行分別于左右種植,兩行之間距離50 cm,然后再按照溝心距2.5 m整出下一條栽培帶,鋪設滴灌帶,然后鋪設地膜。
1.6 " 定植方法 " 選擇長勢旺盛、3葉1心的瓜苗,在晴天中午進行定植。先用打孔器打孔,將苗子帶營養土坨一起放進苗穴內用土封嚴,然后搭建小拱棚。定植株距45 cm,每畝地定植700株左右。小拱棚一定要搭好,弓子要插均勻,棚膜需拉直,用土壓實,以免被風吹走。
1.7 " 田間管理 " 定植后立即澆透定植水,隨著溫度回升,逐漸在小拱棚上打洞放風,待植株長出6~8片葉時揭掉小拱棚。注意整枝打杈,一般在第8節開始留瓜,第8節之前的側枝全部抹去,待瓜長至雞蛋大小時,選留1個果形端正的瓜,除去畸形瓜、小瓜和裂瓜,以集中養分。開花前澆1次水,利于雌花開放。果實膨大期要隨水追肥,一般每畝追施磷酸二銨5 kg、尿素5 kg,此次澆水要澆透。上網紋時,每畝要隨水沖施5 kg磷酸鉀鎂肥。
1.8 " 病蟲防治 "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一般在吐魯番,只要種植得當,哈密瓜春天很少得病,但是為防萬一,可以定期用百菌清等殺菌劑防治。蟲害主要是蚜蟲和紅蜘蛛,可用1%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進行防治。
1.9 " 適時采收 " 西州密17號和西州密25號從開花到采收,夏季瓜一般需45天。
2 " 秋季瓜種植
秋季瓜既要避開伸蔓期溫度太高的時節,以免患病毒病;又要防止采收期溫度太低時的寒流。秋季瓜一般不建議育苗,采用大田直播。
2.1 " 整地播種 " 由于是在同一地塊雙季種植哈密瓜,所以一定要及早完成地塊的清園工作,深翻土地,多施有機肥,也可使用防連作障礙的藥物給土地消毒。整地方式和夏季一樣,就是平整土地,按溝心距2.5 m、行距50 cm起栽培帶,鋪設滴灌帶。
播種時間經過這幾年的摸索,一般建議7月15日到26日最佳,可錯過病毒病的高發期。
所不同的是秋季播種株距可稍微大一點,50 cm,采用打穴直播的方式,種子建議要平放,用潮土覆蓋。秋栽也不必用小拱棚覆蓋。
2.2 " 田間管理 " 田間管理和夏季差不多,所不同的是水的管理。由于秋季瓜出苗后正值高溫,蒸發量大,蹲苗時間無法像春天那么長達28天,秋季瓜的灌水原則是只要缺水就給水,一般以中午瓜秧生長點處的葉子是否萎蔫作為植株是否缺水的標準,因此秋季瓜的澆水次數要遠大于春季瓜。
2.3 " 病蟲防治 " 秋季哈密瓜易在高溫時候患病毒病,在天涼之后患白粉病。要注意培養健壯的植株,并及早做好預防工作。
1)病毒病防治。①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優良種子。②播種前最好用10%磷酸三鈉浸種20分鐘消毒,然后用清水沖洗之后播種。③在病毒病高發季節還沒有發病的時候用一些植物生長調節劑如蕓薹素、赤霉素等對植物進行噴施,促進其內源激素分泌,從而抑制病毒病發生。④個別植株發病后及時拔掉并作深埋處理。大面積發生后只能用化學農藥進行控制,生產上一般有植病靈、菌毒清之類的藥劑。
2)白粉病防治。①后期降低田間濕度,溫度太低時少澆水。②現在白粉病的生理小種太多,要換用不同農藥進行防治。
2.4 " 適時采收 " 秋季瓜比夏季瓜生育期短,西州密17號和西州25號從授粉到成熟需要的時間也短,一般36~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