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拱架大棚是灞橋石家道主要設施栽培形式,近年來,其栽培面積逐年擴大。為此,我們經過實踐總結出無公害、優質、高產一年兩茬黃瓜栽培技術。早春茬黃瓜產量10000kg,產值30000元;夏秋黃瓜產量4000kg,產值10000元。
1早春茬黃瓜栽培
早春茬大棚黃瓜栽培一般于2月上中旬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5月上旬至7月下旬采收上市,產量高,效益好。
1.1品種選擇選用抗逆性強、優質高產、商品性好、較耐弱光、早熟、單性結實能力強、抗霜霉病和細菌性角斑病等多種病害的優良黃瓜品種,如津優1號、津優3號、津優30、博耐11B、長春密刺、津雜2號等。
1.2育苗
1.2.1播種期
一般為2月上中旬。
1.2.2營養土制備
配比為腐熟有機肥∶園田土∶細爐灰=5∶4∶1。1m3營養土中加入三元復合肥2kg混勻。
1.2.3育苗方式
采用大棚和電熱溫床育苗。苗缽直徑不得小于8cm。紙筒或營養土塊育苗。
1.2.4浸種催芽
將種子浸泡4~6小時,置于25~30℃下催芽,1~2天可出芽。
1.2.5播種
選在晴天上午進行。給苗床灌足底水,待水滲下后,覆1mm培養土,每缽播1粒帶芽種子,覆培養土1cm厚,搭棚覆膜,蓋上草簾。
1.2.6苗床管理
播種后,地溫保持20℃左右(可采用電熱線加溫),氣溫25~30℃,夜間18~20℃,2~3天后就可出苗。苗出齊至真葉頂心時,需要較低的溫度,白天氣溫20~25℃,夜間10~15℃,地溫日夜20℃。第1片真葉展開到第5片真葉頂尖時,是控制和調節黃瓜花芽分化的關鍵時期,要給予短日照(8~10小時),白天溫度20~25℃,夜溫14~15℃,增施二氧化碳可使植株雌花增多,雌花節位下降,為豐產打下基礎。幼苗對水分需求量不大,一般播種時底水澆足后不再灌水。如發現不足可少量補充,保持不缺水。可采取葉面噴肥加以補充養分。
1.2.7壯苗標準
有發達的白色根群,苗高16~18cm,莖粗0.5~0.8cm,呈四棱形,有4~5片真葉,節間短,肥厚、色深,有明顯葉刺,子葉完整,肥厚、寬大而新鮮,35~40天苗齡。
1.3定植
1.3.1定植前準備
1)凈地、扣棚、煉苗。盡可能不要選擇連作地塊,有前茬作物的大棚要在定植前20~30天及時拉秧凈地。在定植前7~10天,用塑料膜把棚扣好進行烤地,提高地溫,用壓膜線緊固好棚膜,做好防風和保溫措施。大棚草苫早揭晚蓋,增加通風量和通風時間,白天保持20~25℃,夜間保持8~10℃。對幼苗最好給予1~2次短時間5℃的鍛煉,以使幼苗在定植后能適應大棚早春氣溫低的環境。
2)施肥、整地。黃瓜的基肥量應占總施肥量的30%~50%,以有機肥、磷肥為主。每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5000~7000kg、磷酸二銨25kg,上述肥料2/3撒施耕翻后,其余1/3在定植畦中央開溝施入,定植前10天整地做畦。
1.3.2安全定植期
一般春大棚黃瓜的安全定植期為當地終霜期結束后向前推30天左右,當大棚內10cm土層的溫度穩定在12℃以上、夜晚最低氣溫不低于7℃時即可。一般在3月中下旬定植。
1.3.3定植方法
分平畦栽培和高壟栽培兩種方法。平畦栽培:做成1m寬平畦,每畦栽2行,畦內行距50cm,株距30cm。高壟栽培:大小行定植,大行距80cm,小行距50cm,株距25~30cm。栽后覆蓋地膜,膜下灌水。每畝定植3500~4000株。
1.3.4注意事項
春大棚黃瓜在定植時因外界氣溫較低,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要盡量搶早定植,宜在晴天上午完成定植。除去病弱苗、帶傷苗、老化苗、花打頂苗,秧苗整齊一致。澆水量不宜過大。秧苗不要栽得太深。定植后立即封棚保溫,采用雙層薄膜覆蓋,棚內設小拱棚覆蓋,大棚四周圍苫草簾。
1.4田間管理
1.4.1溫度管理
定植后地溫尚低,需立即悶棚,氣溫出現短時間高溫,只要不超過40℃不放風。夜間維持棚內最低氣溫在12℃以上。定植后1周即可緩苗,雙層覆蓋應在早晨及時揭開。緩苗后應根據天氣情況適時放風,保證22~28℃維持8小時以上,夜間最低溫度維持在12℃左右。黃瓜對低溫的要求更為嚴格,一般以20~25℃為最適。定植后還應及時中耕松土,提高地溫。采收中后期降低地溫,延緩衰老。
1.4.2水分管理
定植3~5天后,如生長點有吐水現象發生,即表示已經緩苗。根瓜初生,尚未坐住,為了防止莖葉徒長,引起化瓜,這時一般不能澆水。黃瓜進入結瓜盛期,地溫和氣溫均已升高,莖葉生長與果實生長并進,需大量澆水,每2~3天澆1次水,宜在早晚澆水,以早上澆最好;頂瓜生育期,植株開始進入衰老階段,需水量減小。
1.4.3追肥黃瓜定植后生長加速,其根系吸肥能力差,又不耐肥,因此必須少量多次地進行追肥,以保證果實的正常發育和營養體的健壯生長,定期用0.3%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
1.4.4支架和植株調整
定植緩苗后要適時插架或吊秧。用塑料繩吊蔓更好,每周須綁一次,注意不要綁得太緊,松緊適度,“龍頭”要高度一致。離地40cm側枝要及時摘除,上邊側枝留1~2個雌花進行摘心,以利側枝結瓜,減少養分消耗。隨時摘除病葉及下部老弱枯黃的葉,摘除卷須,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1.5病蟲防治
霜霉病以百菌清、疫霉凈、殺毒礬、甲霜靈錳鋅、克露、抑快凈等防治。細菌性角斑病以琥乙磷鋁、瑞毒銅、農用鏈霉素等防治。蚜蟲、白粉虱以避蚜霧、滅蚜一次凈、滅蚜煙劑、溴氰菊酯、吡蟲啉等防治。
2夏秋黃瓜栽培
夏秋黃瓜栽培一般于7月下旬早春茬黃瓜采收完畢時直播,8月中旬至9月上中旬采收上市。
2.1育苗
2.1.1品種選擇
選用前期耐高溫、高濕,后期耐低溫的優良高產品種,如津優11號、津綠1號、津優12號等。
2.1.2播種期該茬黃瓜是為延后供應而栽培的,一般播種后35~45天開始采收,應適時播種。播種過早,苗期趕上高溫多雨時節,病害較重,前期產量雖高,但與露地秋黃瓜同時上市,既不利于延后供應,也影響產值。播種過晚,生長后期氣溫急劇下降,影響中后期產量,降低產值。秋大棚黃瓜的栽培期不能少于100天。
2.1.3整地做畦
早春黃瓜采收完后,應及時清除殘枝落葉,減少病蟲害,并施足底肥,以農家肥料為主,并摻入磷酸二銨或其他復合肥,每畝可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000~3000kg,肥土混合均勻深翻后做畦。多采用深溝高畦,便于排水保苗,一般做成1.3m寬的畦(帶溝),種植2行,畦高25~30cm。
2.1.4播種育苗
大棚夏秋栽培采用直播或育苗方式均可,但仍以直播方式較好。播種簡便,一次完成,免去搬苗移栽的麻煩。同時也沒有移植傷根的顧慮,苗壯,死苗少。先澆水造墑,隔天直播。行距65cm、株距25~30cm,按穴距點播,每穴點播2~3粒種子,播種后覆土,稍加鎮壓,多播少量苗以備補苗。但如果棚前茬作物長勢良好,不能及時倒茬時,也可先在別處苗床上覆蓋銀灰色遮陽網降溫保濕集中育苗。但最好用營養缽育苗,苗齡不宜過大。
2.1.5苗期管理
黃瓜播后3~4天拱土出苗,1周后出齊苗,進行第1次間苗,待第1片真葉長出后進行第2次間苗,長至3~4片真葉時定苗。直播黃瓜容易造成缺苗現象,應及時補苗,可在清晨或傍晚移栽補苗,保證全苗,補苗時注意澆足水。以后每天要澆水1次,直至補苗活棵。育苗的黃瓜,移栽前秧地要澆透水,便于起苗和多帶土,移栽后每天早晨、傍晚各澆水1次,直至幼苗活棵。
2.2田間管理
2.2.1溫度管理
大棚秋黃瓜栽培的氣候特點是:前期高溫,炎熱多雨;后期溫度急劇下降,棚內外氣溫變化比較劇烈。要掌握好四個階段變溫管理:上午26~30℃,下午25~20℃,上半夜20~15℃,下半夜15~12℃。要通過開關放風口、揭苫覆蓋物來控制溫度。若氣溫不高或遭遇陰天,上午達不到30℃時,中午也要放小風。夜間溫度偏高時要放夜風。晴天的早晨要放近30分鐘早風。每天擦干凈棚膜,增加光照。遇到高溫要遮陰。
2.2.2肥水管理
在根瓜坐住50%~60%且將近10cm長時開始澆催瓜水,每次澆水都隨水追肥,用肥同春黃瓜,少量多次,保持地面濕潤。
2.2.3激素處理
為增加雌花的數量,防止秧苗徒長,可用乙烯利進行處理。一般在幼苗長至2葉1心時,用增瓜靈(含乙烯利)噴黃瓜植株,以后4葉期、6葉期各噴1次,共噴3次。按說明操作,切勿加大濃度。
2.2.4病蟲防治
秋大棚黃瓜常見的病害是霜霉病、疫病、角斑病、葉枯病等;蟲害除蚜蟲、茶黃螨外,近年來潛葉蠅、菜青蟲也多有發生。對于各種病蟲害要以預防為主,及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