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是一種喜溫、耐熱、不耐低溫的作物,在吐魯番栽培歷史悠久,種植區域廣泛,現在全吐魯番地區春季均有栽培。豇豆以其生長期短、經濟效益顯著而被農民認可并廣泛種植。目前已經成為主要栽培的蔬菜之一。
1播種前準備
1.1清棚
把前茬作物秸稈、雜草、垃圾等雜物全部清理出棚,把吊蔓鐵絲拉高至2m以上,棚架上的壓膜線全部拉緊。
1.2澆透水
整個栽培床用大水漫灌一遍。
1.3翻地
用拖拉機破壟深翻30cm以上。
1.4施肥
每座標準日光溫室施入優質腐熟農家肥2000kg、磷酸二銨35~50kg(或復合肥50~80kg)。
1.5旋耕平整土地
施入肥料后用旋耕機旋耕土地,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并平整土地,要求“平、松、碎、凈、墑”。平:田間地面平整,保持同一水平。松:耕層疏松,不漏耕,漏耙,漏壓,土壤松緊一致,透氣好,上虛下實,地頭地內疏松一致。碎:耕地,耕耙深度合適,土壤細碎,耕層內部沒有大土疙瘩。凈:達到田間無根茬、秸稈、塑料殘膜,以及石頭、磚塊。墑:待播的田間保墑良好,墑情一致,有一定的面墑,土壤底墑20~30cm內持水量70%左右。
2品種選擇
通過2015年的試驗結果看,之豇28-2、春豇五號、特級901青皮豇豆等品種產量高、經濟效益好。
3催芽
用溫水把種子浸泡8~10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膨脹起來。
4播種與育苗
播種時間宜選擇晴天或“冷尾暖頭”,一般吐魯番地區春提早標準日光溫室育苗12月下旬或1月上旬開始,2月2—6日可以移栽。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一般情況下,育苗移栽比直播增產25%~35%。播種時,種子覆土厚度為2~3cm,然后覆蓋薄膜保溫。幼苗出土后,加強通風降溫,防止徒長。當第一對真葉露出而未展開時,即可定植到準備好的標準日光溫室里。密度為每畝3300~3800穴,每穴3~4株。標準日光溫室春提早采用直播方式,播種前要澆足底水,然后鋤松表土,每穴播種3~4粒,蓋土3cm左右。為了防止土壤水分蒸發,最好蓋地膜。出苗前不需澆水,否則會引起爛種。出苗后及時破膜放苗。
5田間管理
5.1吊繩子引蔓
當植株長到17~33cm即將抽蔓時,要及時繞蔓。每穴插1根竹竿,于晴天中午或下午引蔓上架。
5.2抹芽打頂
第一花序以下側枝長到3cm長時,應及時摘除,以保證主蔓粗壯。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節位的側枝留2~3片葉后摘心,促進側枝上形成第一花序。當主蔓長到15~20節、達到2~2.3m高時,剪去頂部,促進下部側枝花芽形成。
5.3肥水管理
豇豆齊苗或定植緩苗后,一般進行一次中耕、松土和追肥。當苗高達到25~30cm高時,每畝用尿素15kg,對水淋施。第一花序開始結莢后,宜加大追肥量,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每座標準日光溫追施磷酸二銨35~50kg或復合肥50~80kg。一般每隔5~7天追施1次,連施3次。
6采收
春播豇豆在開花后8~10天即可采收嫩莢,夏播的開花后6~8天采收。當莢條粗細均勻、莢面豆粒未鼓起、達商品莢標準時,為采收適期。采收時,要保護好花序上部的花,不能連花柄一起采下。一般盛莢期每天采收1次,后期可隔一天采收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