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化設計對建設投資的影響
1.設計方案直接影響投資
工程建設過程包括項目決策、項目設計和項目實施三大階段。進行投資控制的關鍵在于決策和設計階段,而在項目做出投資決策后,其關鍵就在于設計。
據研究分析,設計費一般只相當于建設工程全壽命費用的1%以下,但這少于1%的費用,投資的影響卻在75%以上。單項工程設計中,其建筑和結構方案的選擇及建筑材料的選用,對投資又有較大影響。
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為內廊式還是外廊式、進深與開間的確定、立面形式的選擇、層高與層數的確定、基礎類型選用、結構形式選擇等,都存在著技術經濟分析問題。據統計,在滿足同樣功能的條件下,技術經濟合理的設計,可降低工程造價5%~10%,甚至10%~20%。
2.設計質量間接影響投資
據統計,在工程質量事故的眾多原因中,設計責任占40.1%,居第一位。不少建筑產品由于缺乏優化設計,而出現功能設置不合理,影響正常使用;有的設計圖紙質量差,專業設計之間相互矛盾,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的現象,有的造成質量缺陷和安全隱患,造成極大的投資浪費。
3.設計方案影響經常性費用
優化設計不僅影響項目建設的一次性投資,而且還影響使用階段的經常性費用,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潔、保養、維修費等,一次性投資與經常性費用有一定的反比關系,但通過優化設計可努力尋求這兩者的最佳結合,使項目建設的全壽命費用最低。
二、優化設計運用困難的成因
1.政府主管部門對優化設計監控不力
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設計對業主負責,設計質量由設計單位自行把關的觀念,主管部門對設計成因缺乏必要的考核與評價,有的僅靠圖紙會審來發現一些簡單問題,只有等出現了大的技術問題才來追究責任,而方案的經濟性則問及更少。
另外,對于設計市場管理不夠,越級、無證、掛靠設計而導致設計質量下降的問題時有發生,加之由于設計工作的特殊性,不同的項目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所以針對不同項目,優化設計的成果缺乏明確的定性考核指標。
2.業主要求優化設計的意識不強
目前,業主往往把投資的控制重心放在施工環節上,而對設計環節重視不夠。其原因如下:
一是對于設計影響投資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二是無法很好地選擇設計單位。
三是業主專業知識上的限制,對設計方案難以從優化的角度提出要求或疑義。
四是有些業主經濟實力雄厚,項目建設趕時髦,求新穎,根本不提優化要求及應達到的目標不明確,要求出圖時間緊,又壓低設計費用,從而也影響了優化設計的開展。
3.優化設計的開展缺乏必要的壓力和能力
設計經營市場公平競爭的氛圍不足,設計單位的重心不在技術水平的提高上,設計上只要不出大的質量問題,方案的好壞、造價的高低關系不大,使優化設計失去壓力。
由于現在的設計收費是按面積或按造價的比例計取,幾乎跟投資的節約和設計的質量的優劣無關,導致設計方案追求高標準,隨意加大安全系數,造成投資浪費。
相反,設計單位即使花費了較多的人力、物力,優化了設計方案,給業主節約了投資,但也不能得到應有的報酬,有時設計費反而少了,從而挫傷了優化設計的積極性。
4.優化設計運行的機制不夠完善
優化設計的運行需要有良好的機制作保證,而目前的狀況,一是缺乏公平的設計市場競爭機制,設計招標未能得到推廣和深化,地方、行業、部門保護嚴重。二是價格機制扭曲,優化不能優價。三是法律法規機制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