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種子市場的放開,玉米品種的種類越來越多,品種的多樣性,給廣大農民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同時也給廣大農民帶來了嚴重的選擇困惑。那么,廣大購種者該如何選購玉米品種呢?
一、要做到“六看”
1.看玉米品種銷售有無營業執照。購種者在購種時,一定要在那些有工商部門頒發過營業執照的門市部進行購買,這樣一來,一旦因種子質量發生糾紛,可以找到銷售商及有關部門進行解決。
2.看玉米種是否由正規廠家生產。購種者在購種時,看一看玉米品種是不是由正規廠家生產,正規廠家生產的玉米品種一般包裝較好,且包裝袋上均詳細標明生產廠家、質量標準、生產日期、產地、經營許可證號、生產批號及防偽標志。
3.看玉米品種是否審定。購種者在購種時要看一看,選購的玉米品種是否被國家或省審定,審定的玉米品種有審定編號,國審的品種可以在全國區域內種植,省審的品種可以在省區域內種植,種植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種植條件進行選購。
4.看玉米的特征特性。購種時一定要結合本地氣候條件進行種子選購。看一下特征特性是否適宜本地種植。種植區域一般分為東北春玉米區和華北、黃淮海、西南等區域。
5.看玉米品種的生產日期和包裝日期。購種時一定要看玉米品種的生產日期和包裝日期,可用手拍打玉米種的小包裝,看是否從透氣孔內掉落包衣劑粉末,掉落粉末者為當年的,否則為過期的。在恒溫庫內保存著例外。不要貪圖便宜而購買過期玉米種。
6.看玉米種的籽粒是否均勻、飽滿。子粒均勻、飽滿的—般苗齊、苗勻、苗壯。另鮮艷有光澤的子粒一般不是過期品種種子。
二、要做到“四不要”
1.購種時不要貪圖便宜。如今,經銷商為了推銷品種使出了渾身解數,有的買種子送農藥,有的買種子送日常用品(如盆子、水杯等)。俗話說得好:“羊毛出在羊身上。”一般送禮品的不是質量難以保證,就是價格較高。總之,售種者總不能賠錢賣種子。
2.不要偏聽偏信。購種者不要只聽銷售商的話,銷售商一般總把那些利潤大的品種向你推銷。向購種者注重介紹品種的優點,而回避缺點。有些新品種是否適宜本地種植連銷售者也不清楚,甚至有的品種沒有被審定,銷售者就向購種者推銷。因此,不要總聽從銷售商的推薦。
3.不要完全相信樣品穗。銷售商在推售種子時,總是先拿出一些好的玉米穗當樣品,說這就是什么什么(向你推薦的品種)品種的穗,有的是真的,有的是以假充真,張冠李戴,購種者很難辨認出它到底是什么品種,因為大多數玉米品種長出的穗子,沒有較為明顯的區別標志。所以說,購種者不要完全相信樣品穗。
4.不要忘記索要購種發票。購種發票是一種購銷關系產生的憑證。一旦因質量問題而產生糾紛,有據可依。
三、購種要多“結合”
1.要根據自己的地塊情況。地質較好,較肥沃的地塊宜選擇耐密型品種,地質貧瘠及易漏肥的地塊宜選擇稀植穩產品種。
2.要多參考群眾的反映。多聽一聽廣大群眾的反映,看一看什么品種適宜本地種植。該種什么品種好,并結合一下自己去年的種植情況,進行選購。
另外還要注意:
購種者購種時一定要注意,購種一定要多樣化,不要單一化,由于自然界的氣候變化無常,如去年雨水勤今年就有可能旱。
種植—個品種一旦遇到不適宜該品種種植的氣候就會帶來較大損失,多種幾個品種,一旦遇到不適宜天氣,該品種歉收其他品種豐收,可以起到互補作用,不至于帶來較大損失。所以說購種一定要多樣化,勿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