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造生態園林城
生態園林是小城鎮園林綠化系統規劃的出發點,也是最終目標。在綠地規劃中應始終貫徹生態理念,加強規劃界、生態學界、社會學界等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和論證。
二、以人為本
現代景觀設計強調“以人為本”的原則,在更高層次上主動地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小城鎮綠化建設應以滿足人的需要為基礎,以人為本,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考慮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將人的活動性和舒適性作為園林景觀設計的出發點,在設計時,一方面各種服務性設施的配置應具有親切宜人的尺度和風格;另一方面要滿足不同年齡、文化、審美層次的需要,注重人們的精神生活,滿足心理上需求,創造更多的積極空間,營造滿足大多數人的精神家園。
三、營造特色
營造特色是樹立小城鎮良好形象的關鍵所在。小城鎮由于地理、自然、歷史、文化諸因素,使之各具特色。園林景觀系統規劃要充分利用和發揮其固有的特色、將風景資源、古跡遺址、古樹名木、當地特色植物、歷史人物、民間傳說等納入園林景觀用地系統規劃中,開發潛在的風景資源,弘揚歷史文化、保護文物遺跡,豐富園林景觀的內容,寓歷史文化于園林景觀用地規劃中,形成別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小城鎮園林景觀要求“小而精、少而特”,以對環境的敏感和獨特的構思,根據當地的地理條件、經濟條件、社會文化特征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來反映地方傳統和空間特征,努力塑造其園林景觀特色。
四、注重文化內涵,豐富園林內容,創造有個性魅力的園林城
深入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包括古跡遺址、古樹名木、歷史人物、民間傳說、民風民俗及當地特色植物等,并以園林的形式納入到城鎮綠地規劃中,弘揚歷史文化、保護文物古跡,展示五光十色、流連忘返的風土人情。
五、進行全方位綠化
小城鎮的綠化,基礎差,起步低。只有進行全方位綠化才能快速改變和營造一個花園式的園林城。單位、庭院綠化是城鎮綠化的排頭兵。同時拓展綠化空間,在建筑物的屋頂、陽臺、窗臺、臺階、檐口以及墻面等部位為種植各類植物提供結構和構造上的可能,積極利用這些花花草草的綠色空間,發展和擴大城市植物生物總量。有條件的小城鎮可組織環形綠地,似翡翠項鏈使城鎮更具有魅力,更有利于城鎮與農村構成城鄉一體化的綠化環境。
六、重視園林藝術
城鎮的園林綠地要發揮出最大的生態效益,不僅要靠一定的綠地面積,而且要靠植物的最優配置。園林景觀是靠一草一木來表現的,園林藝術應該在每一個綠化細節中得以體現。喬、灌、花、草的合理搭配,常綠樹與落葉樹的有機組合,平面與立體綠化相呼應,不僅能夠充分體現出園林植物的自然美,還能表達出時空的變化序列,達到靜中有動、四季有景的藝術效果。
七.注重園林植物與園林設施的選擇
盲目選購大而貴的樹木、大片種植草坪、大肆建造亭臺樓閣,都是小城鎮園林綠化工作的誤區。適合當地種植的植物,生產繁茂、價格便宜,又具有地方特色,是城鎮大面積綠化的最佳選擇。運用當地的特色植物材料,雖然質樸而粗獷,但處處散發出泥土芳香,可以營造出更具有地方特色的園林景觀。草坪壽命短,養護費用高,不宜大面積使用。其次,在園林植物的選擇上可選擇些生態效益好且經濟效益高的樹種,使它們在發揮生態效益的同時,也為城鎮帶來好的經濟效益,使我們的園林城達到更高的水平。
現代小城鎮街道景觀空間應該是既協調自然風景、人文環境與民俗風情,浸透著融合地理環境與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又結合地形,節約用地,順應氣候條件,節約能源,注重環境生態及景觀塑造,運用當地材料及地域獨特的植物材料,形成自然樸實的綠化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