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生病害
花生常見的病害主要有:莖腐病、根腐病、葉斑病等。
1.莖腐病癥狀:苗期子葉黑褐色,干腐狀,后沿葉柄擴展到莖基部成黃褐色水浸狀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爛,后期發(fā)病,先在莖基部或主側(cè)枝處生水浸狀病斑,黃褐色后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
發(fā)病規(guī)律:病菌主要從傷口或表皮侵入。病菌主要借雨水和灌溉水傳播,其次是風和人、畜、農(nóng)具在農(nóng)時操作時傳播,或進行初侵或再侵染。苗期雨水多、濕度大、大雨后驟晴發(fā)病重。
防治方法:農(nóng)業(yè)防治選用無病的種子和抗病品種及輪作換茬。藥劑防治以藥劑拌種,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5千克加水浸種防治效果顯著。
2.根腐病該病在花生整個生育期均可發(fā)生。感病植株矮小,葉片自下而上依次變黃,干枯脫落,主根外皮變黑腐爛,直到整株死亡。該病主要靠雨水和田間傳播。苗期田間積水,地溫低或播種過早、過深,均易引發(fā)該病。
防治方法:1.整地改土,增施腐熟的有機肥,防澇排水,加強田間管理。2.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拌種。發(fā)病初期用50%的多菌靈1000倍液全田噴霧。
3.葉斑病(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
癥狀:褐斑病病斑圓形,暗褐色,較大,病斑外緣有黃色暈圈,后期有灰色霉狀物;黑斑病病斑圓形,黑褐色,病斑周圍無黃色暈圈,病斑比褐斑病小。
(1)輪作倒茬:花生葉斑病的寄主比較單一,只浸染花生,與其他作物輪作,使病菌得不到適宜的寄主,可減少為害,有效控制病害的發(fā)生。輪作周期2年以上。
(2)減少病源:花生收獲后,要及時清除田間病葉,使用有病株漚制的糞肥時,要使其充分腐熟后再用,以減少病源。
(3)選用耐病品種:目前生產(chǎn)上還沒有高抗葉斑病的品種,在河南重病區(qū)宜選用豫花1號、海花1號、豫花4號和豫花7號等耐病性較強的品種。
(4)加強管理,增強植株抗病性:合理密植,科學施肥,采取有效措施,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
(5)藥劑防治:在發(fā)病初期,當田間病葉率在10%~15%時,應開始第一次噴藥,藥劑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23000倍液等。
二、花生蟲害
花生的主要蟲害有蚜蟲、地老虎和蠐螬。
1.蚜蟲
蚜蟲不僅吸食花生汁液,也是傳播病毒的主要媒介。防治花生蚜蟲必須立足早字,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防治即可。
2.地老虎、蠐螬
地老虎和蠐螬是地下害蟲,不僅危害期長而且危害嚴重,常造成缺苗斷壟現(xiàn)象。因地下害蟲常在地下活動,隱蔽性強,防治困難,所以必須采取綜合防治的方法。
(一)農(nóng)業(yè)防治
(1)合理輪作:花生良好前茬是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避免重茬、迎茬。
(2)秋季深翻:秋季深翻可將害蟲翻至地面,使其曝曬而死或被鳥雀啄食,減少蟲源。
(二)藥劑防治
(1)種子包衣:播前用種衣劑包衣,此方法也能有效地防止鼠害。
(2)土壤處理:播前整地時,每公頃用3%顆粒劑呋喃丹22.5~30千克或3%甲拌磷顆粒劑22.5~30千克均勻撒施于田面,淺翻入土;或?qū)⑦秽ぁ⒓装枇最w粒劑撒于播種溝內(nèi),之后播種;也可將殺蟲劑拌入有機肥內(nèi)做基肥使用。
(3)防治幼蟲:6月下旬和7月下旬在金龜子孵化盛期和幼齡期每公頃用辛硫磷顆粒劑35~45千克加細土250~300千克撒在花生根際,淺鋤入土,也可用50%辛硫磷或90%敵百蟲1000倍液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