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身不可知的、令人敬畏的雪山,面對死亡隨時降臨的可能,經歷身邊隊友倒下死去的悲慟,我學會了坦然面對死亡……
到我完成“7+2”時,全世界登頂珠峰的人大約有1800人,登上七大洲最高峰的117人,到過南北兩極點的42人,抵達地球三極的14人;完成“7+2”的有5人,年紀最大的46歲,最小的31歲。從專業角度看,攀登七大洲最高峰難度并不是很大,甚至可以說七大洲最高峰沒有七大洲次高峰難。
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就比珠峰難度大,至今登頂不到200人,而登頂珠峰的人已經過5000人了;梅里雪山海拔僅6400米,卻因為山體陡峭破碎,天氣變幻無常,至今無人能登頂;從系列登山來說,“7+2”難度也遠遠不如攀登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峰。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協作手段的改進,攀登雪山的難度已經降低了很多。但無論如何,攀登高海拔雪山依然是一項可能帶來生命危險的極限運動。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高大險峻,氣候復雜。1921年英國人開始嘗試登頂,此后33年間先后15次失敗,死亡10多人才換來第一次成功。北坡更是有著“不可逾越”的神話,到1960年才由中國人登頂。
1995年9月,當時最出色的女登山家愛麗森·哈格里夫斯和希拉里爵士的兒子彼得·希拉里組隊攀登喬戈里峰。在到距離頂峰只有不到400米的地方時天氣變壞,希拉里毅然撤退;哈格里夫斯率領其余人強行沖頂,在成功登頂下撤途中一行6人全部遇難。最后唯有希拉里活著走出喬戈里峰。
第七高峰道拉吉里峰,山勢險惡,路線充滿了明暗交替的冰裂縫與懸垂的刃脊,有“魔鬼峰”之稱。在首登成功之后20年,極其可怕的雪崩阻止了所有人登頂,遇難率高達41%。
正如法國金冰鎬獎的“金冰鎬精神”所倡導的,在攀登所承載的人類價值中,生是最高的價值。攀登使我們更加認清生命中那些本質的要素,能夠坦然面對死亡——這是登山經歷帶給我的最大財富。
登山無法回避死亡問題。進山之前就必須考慮到如果出不來,公司會怎樣,家庭會怎樣,妻子、孩子、朋友……把身后事一一考慮好。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一個人會更好地活在這個世上,可以面對自己原來回避的問題,做什么事情都會更坦然、更平和,包括坦然、平和地行走在攀登路上。
對公司、家人、朋友負責任之外,怎么做才算是對自己負責任呢?——就像人們常說的,讓自己的生命充滿意義,讓一生并非虛度,而且做到生死無悔。